冬天可以喝酒御寒?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02-25 08:53:00
核心提示: “快喝口酒,暖暖身子”,这是在天冷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喝完酒后,会产生一种短暂的温暖舒畅的感觉。于是,人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喝酒可以御寒。很多人用此作为隆冬时节劝酒的理由,也有人以此作为借
“快喝口酒,暖暖身子”,这是在天冷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喝完酒后,会产生一种短暂的温暖舒畅的感觉。于是,人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喝酒可以御寒。很多人用此作为隆冬时节劝酒的理由,也有人以此作为借口,在酒桌上不加控制地饮酒。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喝酒不仅不能御寒,相反,它会降低人体的御寒能力。
有人可能会怀疑,因为喝上几杯酒后,身体确实会热起来。实际上,饮酒之后,身体产生的那种暖暖的感觉,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酒精的刺激可以使人体内的血管扩张,同时,呼吸速度、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从而增加热量的消耗,让人感到身上热呼呼的;二是酒精可以短暂地兴奋神经系统,使口腔和咽喉黏膜轻轻颤动,给全身一种舒适的感觉;三是喝洒之后,酒中的乙醇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麻醉作用,使人体对外界的寒冷环境反应不再那么敏感。所以,这种“暖和”只是暂时的,是以体温调节神经中枢紊乱为前提的。
维持体温的热量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产生的。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们在热量产生的过程中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寒冷环境下,受到酒精的刺激,人体将不能及时收缩血管,也就不能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因此,酒精会促使人体把热量运送到体表,然后发散到空气中。随着体内热量逐渐流失,人又会感到寒冷。那些以为寒冷是因为酒劲过了的人,为了保持那种热呼呼的感觉,又会大量饮酒,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这些人的血管灵敏度会下降,血管也会变粗。并且,此时人体对外的防御能力有所减弱甚至丧失,很容易被细菌和病毒趁虚而入——这就是为什么酒后吹风容易着凉感冒的原因。
那么,寒冷的冬天,我们应该怎样御寒保暖呢?酒虽然给人增添一定的热量,但是比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来说,它提供的热量微乎其微,1克酒精在人体内氧化时仅释放7.1卡的热量。所以穿衣保暖、保证充足的食物摄人才是真正有效的御寒良方。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以“喝酒能够御寒”作为冬天贪杯的理由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