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热水送药不一定好——药物中的怕“烫”一族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0-02-25 08:51:00
  • 核心提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按照标准的用法和剂量服药,可是收到的药效却不尽人意?其实二一些吃药的细节如果没有被注意,药物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说,送药开水的温度。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趁热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按照标准的用法和剂量服药,可是收到的药效却不尽人意?其实二一些吃药的细节如果没有被注意,药物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说,送药开水的温度。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趁热把药吃了”。可见,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吃药需用热水送服。其实,热水服药,对于一部分药物是不适当的,可能会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甚至使其失效。例如疫苗类、助消化类和止咳糖浆浸膏类等药物都是药物中的怕“烫”一族。
      活疫苗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其含有脊髓灰质炎灭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水温过高疫苗将被灭活而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    
      助消化药物
      如多酶片、胰酶片及胃蛋白酶合剂等,它们所含的能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有效成分遇热后会变性失活,从而失去作用。例如:温度在70℃以上的热水就会使胃蛋白酶失效。
      止咳糖浆浸膏类药物
      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有效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缓解症状,治疗咳嗽。如果用热水送服,会稀释药物,降低药物黏稠度,破坏保护膜,所以在服用此类药物后5分钟内都最好不要喝水,以免影响疗效。
      维生素C
      这是极易被氧化的水溶性物质,遇热水后分子被水解,从而丧失作用。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双黄连口服液(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清热消炎宁(胶囊)、一清胶囊、清开灵口服液(胶囊)等使用普遍的中成药也宜使用凉开水送服,因为凉开水可增加清热药的效力,有解热降温、加速药效的作用。
      还有很多药物因其药性不够稳定,对热比较敏感,遇热时易发生化学变化,并不适宜热水送服。实际上,对于耐热性相对较好的药物,也不是说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热水送服,刚倒上的热水还没冷却,就急急忙忙的把药丸吞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送药的水温应与人体的体温相近,40℃左右就很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