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按照标准的用法和剂量服药,可是收到的药效却不尽人意?其实二一些吃药的细节如果没有被注意,药物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说,送药开水的温度。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趁热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是按照标准的用法和剂量服药,可是收到的药效却不尽人意?其实二一些吃药的细节如果没有被注意,药物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比如说,送药开水的温度。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趁热把药吃了”。可见,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吃药需用热水送服。其实,热水服药,对于一部分药物是不适当的,可能会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甚至使其失效。例如疫苗类、助消化类和止咳糖浆浸膏类等药物都是药物中的怕“烫”一族。
活疫苗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其含有脊髓灰质炎灭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水温过高疫苗将被灭活而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
助消化药物
如多酶片、胰酶片及胃蛋白酶合剂等,它们所含的能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有效成分遇热后会变性失活,从而失去作用。例如:温度在70℃以上的热水就会使胃蛋白酶失效。
止咳糖浆浸膏类药物
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有效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缓解症状,治疗咳嗽。如果用热水送服,会稀释药物,降低药物黏稠度,破坏保护膜,所以在服用此类药物后5分钟内都最好不要喝水,以免影响疗效。
维生素C
这是极易被氧化的水溶性物质,遇热水后分子被水解,从而丧失作用。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双黄连口服液(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清热消炎宁(胶囊)、一清胶囊、清开灵口服液(胶囊)等使用普遍的中成药也宜使用凉开水送服,因为凉开水可增加清热药的效力,有解热降温、加速药效的作用。
还有很多药物因其药性不够稳定,对热比较敏感,遇热时易发生化学变化,并不适宜热水送服。实际上,对于耐热性相对较好的药物,也不是说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热水送服,刚倒上的热水还没冷却,就急急忙忙的把药丸吞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送药的水温应与人体的体温相近,40℃左右就很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