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张先生今年53岁,两年前体检时发现左侧鼻腔有水肿样肿物,医生建议手术。因为平时没有任何不适,张先生没有理会。两年后偶然出现鼻涕带血,医生门诊取部分肿物进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鼻息肉。手术将肿物切除后,病理检测报告为乳头状瘤,局部发生恶变。
分析 鼻息肉是由于鼻腔内黏膜反复肿胀失去弹性,无法复原而形成的。在鼻腔周围有许多骨板围成的空腔,医学上称为鼻窦,包括蝶寞、筛窦、额窦和上颔寞。有些鼻息肉的形成与这些窦腔内黏膜水肿坠入鼻腔有关。鼻息肉手术后极易复发,就是由于息肉的“根”在这些骨缝中。所以有人形容鼻息肉手术像割韭菜~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鼻息肉的表现主要是鼻子不通气、闻不到味、讲话有鼻音。出血性鼻惠肉会有鼻出血的情况。当发现鼻息鞫后,应当手术治疗。预防鼻息肉的发生是避免鼻息肉痛苦的根本。首先,减少感冒,避免鼻腔黏膜反复水肿。与鼻息肉关系密切的疾病是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手术后的病人,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小的黏膜水肿,要及时去除,避免再次行大手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