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现象,但也揭示了一个真理——用进废退。生命在于运动,按中医理论的说法,运动不仅能调节心情、让人神清气爽.还能强健体质、疏通气血.使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运动可使心脏跳动加快、血流加速,使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降低20%~30%。
科学运动有利于降血脂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和体力活动能够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加速脂质的运转、降解和供能,有效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对血脂的调节和体质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改善机体的糖代谢和血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运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心肌代谢,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这些都对冠心病防治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加强运动锻炼是积极的防治措施。常人特别是身体偏胖者也应加强运动锻炼以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但是应注意选择运动的种类,运动量要逐渐增加,并要持之以恒。
降血脂控制胆固醇是关键
高血脂严格定义为血脂紊乱或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超出了正常范围,即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血清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降低,附着在血管壁造成动脉硬化,致使心脏机能降低。心血管专家介绍,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值后,可在血管内逐渐形成斑块。阻塞血管,致使血流不通。心血管疾病发生。运动之所以有利于降低血脂是因为它可以有效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脂质物的代谢。
随着人们对高血脂防控工作的重视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糖生物学家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带正电、显碱性的碱性氨基寡糖——壳寡糖,它是由2个-10个氨基葡萄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寡聚糖,有助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1988年日本东北药科大学的学者通过实验证实了壳寡糖在降血脂方面的作用。其他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对其作用机理予以了总结归纳。
胆固醇限速还原酶(HMG—CoA)是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催化酶,抑制了它的活性,就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1993年,美国盖伊等学者研究发现,壳寡糖有助调节该还原酶的活性。人们食用的脂类食物,经过胃蠕动排入小肠后会遇到专门消化脂肪的胰脂肪酶,脂肪被其水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研究发现,如在小肠内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妨碍它对脂类的水解作用。就可减低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利用率。
肝脏既能制造胆固醇,又能把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放进胆囊这个“仓库”中储备起来。人们吃了油脂类食物.胆汁酸便由胆囊排入十二指肠内分解、吸收肠道内的脂肪,随后大部分会通过小肠的再吸收。进入胆囊以备不时之需。胆汁酸在肠道内遇到壳寡糖后可与它发生结合,有助于阻止肠道对胆汁酸的吸收.促使肝脏将多余胆固醇加速转化成胆汁酸。
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及营养保健研究所的周禄斌、李忠等也进行了一项壳寡糖应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研究。选取了84名被确诊为轻度至中高度胆固醇血症的女性志愿者。研究者发现壳寡糖还对甘油三酯具有调节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使机体内过多的甘油三酯经降解并转化为其他物质: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肝脏脂肪代谢能力,能加强肝脏清除甘油三酯的效率。促使肝脏中的甘油三酯代谢率加快。此结果刊登在了《食品研究与开发》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