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高危人群是指在流行病学范围内,那些具有发生癌症高度危险性的人群。调查研究表明,在癌症高危人群中,其发生癌症的可能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例如,有肝炎病史5年以上,或已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表面抗原阳性,年龄在35岁以上至65岁以下者,其肝癌的检出率为一般人群的34倍。
高危人群的界定是相对的,不同种类的癌症,不同的地理环境,其高危人群不尽相同。例如,有多年吸烟史的老年男性,对肺癌来说属高危人群;而无吸烟史的老年男性或有吸烟史的男性青年,则不属肺癌的高危人群。又如肝癌的高危人群,在我国是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准,而在日本则将有输血史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列入高危人群。
不过,一般说来,常见的癌症高危人群应包括下列几组人群:
1.老年人群:调查显示,65岁的老年人患癌几率是25岁年轻人的50多倍。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1/5~1/10的疾病是癌症。因此,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准老年人”应该是一般癌症的高危人群。这组人群,不管有没有什么征兆,都应每年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癌症。
2.有癌前病变的人群:癌前病变虽是良性疾病,但却有一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这组人群应学习了解一些癌前病变的知识,对自身的癌前病变作相应治疗,或严密观察,定期复查。如有乙型肝炎病史5年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作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超检查。
3.有肿瘤家族史和遗传易感性的人群:研究发现,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群患癌的机会要多,具有肿瘤遗传易感性的人也比一般人群易患癌症。因此,这类人群应注意观察,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母系家族和姐妹中有乳腺癌的中年妇女,应定期检查乳腺。
4.癌症患者人群: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愈以后,还有发生另一种或几种新癌的可能,且其患新癌的几率比一般人患癌的几率要高。癌症患者又患新癌被称为“重复癌”或“多原发癌”。因此,癌症患者除了对原有癌症进行定期复查以外,还要关注有无新的第二癌、第三癌的发生,争取早期发现而根治。
5.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主要指一些职业性癌症,如放射线、铀矿、反应堆及石棉等职业人员,某些在含致癌物质较多、较强的地区环境和食物条件下生活、工作的人员也属此类。长期吸烟、大量酗酒会加重致癌物的刺激,当属此类。本组人群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进行防癌检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