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血压标准: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而中国人的理想血压是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或等于80毫米汞柱,一般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5~89毫米汞柱也算正常之内。但是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造成血压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那就会形成低血压.平时笔者在临床上多见的血压偏低者大多为慢性低血压,如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6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秋两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而体位性低血压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心悸、颈背部疼痛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手术后遗症等,继发性低血压是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风湿性心脏病人。
像洪女士这样的长期血压偏低者,可导致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减退,诱发或加重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另外会导致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的发生。据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几率很大,另外,长期低血压也可诱发心肌缺血等情况。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