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我国心血管急诊发生率明显上升。心源性猝死平均发生率逐渐上升,目前在上海大约10例/10万左右。在心律失常诊治中.我们须首先明确病因,然后决定哪些心律失常需要治疗,怎样治疗。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以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心功能不全、甲亢等为常见。还有少见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
纠正心律失常应与病因治疗并重。要权衡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要强调病因治疗中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动力学异常等。
目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还是一个难题,尚无一个既有效又安全的药物。临床上安全性与有效性又很难评定,量化指标很少.很多药物还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药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管怎么说药物治疗仍是心率失常的基本方式。在实际临床运用中,要充分评估利弊。抗心律失常药物很多.关键是我们医师如何用好这些药.使患者受益。哪些心律失常需要治疗?
1.器质性心脏病:首先要诊断心律失常性质,性质决定了症状的出现。
如能引起胸闷、心悸、胸痛、气急、头晕,甚至晕厥的。由于心律失常而影响正常生活的需要治疗。
2.非器质性心脏病,症状不明显。不影响生活的勿需治疗。随访观察。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作用:
1.控制心律失常急性发作。
2.纠正房颤、室上速、室性早搏、室速等。
3.辅助复律治疗。减少电复律后心律失常的复发。
4.消融治疗替代治疗或除颤型起搏器置人后补充治疗等。
怎样治疗:
1.早搏治疗:房性早搏,一般无需治疗。有症状或能诱发心动过速可选B一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可选用钙拮抗荆或普罗帕酮。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也无需治疗。有症状者治疗原则宜I c类或Ⅲ类药物。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早搏预示猝死或恶性心律失常.不主用抗心律失常药。
2.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目前仍以经验治疗为主。l类及Ⅲ类药物、腺苷类等。射频消融为一线治疗。
3.心房颤动:(1)复律治疗。药物、电复律巩固治疗。射频消融。(2)减慢心室率。受体阻滞剂,避免使用钙拮抗剂。Ⅲ类药物、可达龙首选。洋地黄制剂,终身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4.室速:药物治疗。药物、消融治疗。ICV、除颤型起搏器。
5.室颤: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仅限于特发性室颤。除颤型起搏器治疗。6.起搏器治疗:病窦、Ⅱ型以上的A-VB、双束支以上的传导阻滞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