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因大便秘结,朋友推荐服用复方芦荟胶囊润肠通便。服用第10天出现浮肿、尿少症状。在第15天查肾功能报告显示为尿毒症。
追问病史,张先生患慢性肾炎多年,长期服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复方芦荟胶囊进一步损害了肾功能,引起药源性尿毒症。据张先生说,当发现疾病时,求医可谓积极,亲朋介绍的“名医”和广告上的“教授”开的中西药和中草药都尝试过,结果肾脏越来越差,真叫家人心急!
注意药物的肾毒性
要注意选用疗效佳、避免选用肾毒性的药物,尤其是避免肾毒性药物的联合应用。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肾功能损害时仍可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如多数青霉素类、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可乐宁、利血平、洋地黄毒甙等。这类药物大多经肝或胃肠道排泄,肾功能损害对其排泄影响较小。
(2)肾功能损害时尽量避免使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抗生素、万古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乙胺丁醇、利福平、磺胺类、氯磺丙脉等。这类药物在肾衰时大多具有肾毒性或肾外毒性,不宜应用。
(3)肾功能损害时应用调整剂量的药物,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需要根据肾损害程度、尿排泄量、血药浓度等各项指标来调整剂量。
忌用肾毒性药物,如必须服用,应多喝水
对肾的毒性大的药物,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如摄水量不足,药物在尿中过度浓缩引起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甚至可致结晶形成,引起膀胱和肾脏的损害。故宜多喝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1500毫升以上,以稀释并加速药物排泄。
忌频繁、超量应用抗生素
部分患者把肾炎和一般的炎症性疾病(如肠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来.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实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忌相信偏方
有病乱投医是久治不愈病人的一种心态.偏方治大病也是病人求治心切的一种心理寄托。有些偏方是可以治疗疾病,但不是对每一位患者都适合,不同种类的肾炎其病因、病变性质及轻重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用一种偏方来治疗所有类型的肾病显然不合适。
忌用药过多
部分老年人仍存有“药味多,用量大,花钱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殊不知老年生理功能减退。所以,处方用药贵在精,用药以味少而胜多。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但也不可急于求成,用药也应有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临床经常遇到肾病患者急于将病治好,在医师开西药后,又自行在药店买中药、中成药混着一起吃,或者随便停用药物。这样做不但不能治好肾病.反而使病情更加复杂化,更加难治疗。
忌随意用中药制剂或草药汤剂
肾病患者均应注意中草药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如芦荟、朱砂.桑陆、防己、厚补、细辛、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昆明山海棠、大青叶、泽泻、防己、胖大海、番泻叶等。在购买中成药时.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其主要成分。如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份芦荟、青黛、朱砂、琥珀,其中芦荟、朱砂(含汞)有肾毒性.说明书注意事项提示不宜长期服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了解与观察药物副作用
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排泄药物的能力及药物代谢率均降低。药物与蛋白结合比例下降,游离量增多,导致血内有效药物浓度增高,组织对药物的耐受力减退,因此用药后容易出现中枢神经、心肌及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使药物经肾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也可能使血药浓度升高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诉医师或药师,及时减量或停用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忌不用药咨询就自我药疗
患有其它疾病的慢性肾病患者,因其它疾病就诊或购药时,一定要将自己原有的肾病情况告诉医师或药师,以便提醒医师或药师尽量避免应用对肾脏不利的药物。因此肾病患者在治疗肾病及其合并症或治疗同时存在的疾病时,切忌擅自用药。
忌随意加大药物剂量
对于说明书上写有“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的药物包括OTC药品.用经肾脏排泄的药时,如有肾功能损害,则应该在肾内科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调整药物剂量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减少每日或每次剂量,给药次数不变,肾功能轻度改变者可按正常剂量的2/3~1/2给药,中度改变者按正常剂量的l/2~1/5给药,重度改变者按正常剂量的1/5~1/10给药。
2延长给药时间,每次给药剂量不变。所有药物用药不宜时间过长,达到疗效时要注意及时停药。
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写有“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或慎用”的药物,需长期用药者,必须经常做肾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源性肾病的早期表现。同时细致观察自己原有疾病有无变化,如果发现有腰酸无力、小便异常、四肢浮肿、容易疲乏、血压增高等肾病征兆,以便医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