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不同,用药不同。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有其自身的抗过敏机制和特性,治疗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急性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应选择起效快的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
在治疗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时。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过敏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一定要咨询医生,合理用药。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长期联合用药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否则容易复发。这时,应该依次停用一种药物,间断用药,直至全部停用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起到一定抗过敏作用,并逐渐停药,这样也可以减少疾病复发。
用了抗过敏药,仍须警惕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不仅有种类繁多的化学活性介质,还受到如抗原性质、抗体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但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或只能阻止某些化学介质释放,而不能阻止所有化学介质释放。有时服用抗过敏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因此,服用抗过敏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服药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无变化,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应立刻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换用其他抗过敏药,以后须禁用曾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过敏药。
小心抗过敏药的耐药性。如果患者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会致使药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则说明对该药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一般在服药3个月后.要换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药疗法。如中草药、针灸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