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标注的用药方法,一般都是一日3次,因此很多人习惯地理解为在三餐后服用。
其实,有的药物用药间隔比次数更重要,如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如果把本该24小时吃完的药,在12小时就吃完了.血药浓度不均会影响疗效。
专家指出,上述状况最容易发生在抗生素类药物身上。因为杀灭细菌需血液内及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这里指的一日三次应是每隔8小时服一次药。如果按照多数人吃饭习惯,7时、12时、18时用。间隔时间分别是5小时、6小时和13小时。这样会使血药浓度白天高、夜晚低,杀菌作用只在白天发挥功效,到晚上细菌又会大量繁殖,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本来有效的药物也会减效,甚至失效。因此,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把早上用药时间安排在6时,然后14时服1次,22时再服1次。这样既不会打乱原有生活规律.也不用半夜起来服药。与抗生素类药物一样。讲究每隔8小时用药的还有抗癫痫药、止痛药、激素类药、治疗甲亢和哮喘的药物。此外,降血压药也有其特殊的用药方法。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在一天内可能存在一次或两次高峰,比如有的人9时血压值偏高。有的人15时偏高,服药时最好在血压高峰前1小时~2小时左右。因此,高血压患者应用血压计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血压,得出自己一天内血压的高峰时间段,以便正确用药。
当然,有些药物是参照一日三餐来服用的,如降糖药。因为,只有吃饭后血糖才会升高。这类药如果每隔8小时吃一次,就起不到治疗作用。同样按照三餐时间服用的还有调脂药、胃药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