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粥店生意红火。一碗粥,少则五六元,多则二三十元。各种粥的名字都很好听,还有种种保健说法。不由消费者不动心。问题是,粥店的粥有多大的养生功能呢?和家里的粥有什么不同?是否真的适合每个人吃?
众所周知,熬粥是一件非常费时间的事情。如果等到顾客落座,再开始熬粥,显而易见是来不及的。刚煮好的粥非常烫,顾客饥肠辘辘,要等10分钟才能喝进嘴。显然也是等不及的。大多数粥店会提前熬好很多白粥,然后放在锅里保温,等到有顾客时,再加上顾客指定的配料。这就是为什么在粥店喝到的粥都是温的,而不是烫的。可是,在保温状态下放了几个小时的粥,维生素的损失肯定是比较大的。为了加快熬粥速度,有些店里还会在煮粥时加入碱,促进淀粉粒的崩解,这样就会让B族维生素损失更为惨重。
粥大致分为南北两种风格,北方吃杂粮粥或豆粥,不放盐,是否放糖由自己决定。南方的粥基本上都是成粥,加入各种鱼、肉、蛋类作为配料。
相比而言,北方的粥比较健康一些,因为其中既没有油。又没有盐,哪怕维生素受了损失,至少还能供应较多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比如红豆粥、绿豆粥、八宝粥、薏米粥、五仁粥等。南方的粥加入了盐,甚至还要加入味精。里面的鱼、肉、蛋类,也或多或少地含有盐分。所以。这种粥的总盐量是相当不少的,按300克一碗粥来算。一碗粥中就有3克盐,对于高血压病人并不适合。同时.因为南方粥毫无例外地都以白米粥为基础,一碗粥的量又比较大,血糖反应高得惊人,与白糖差异不大.所以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相比而言,北方粥中放了大量的杂粮、豆类,如果不加糖的话,血糖上升速度明显比白粥慢得多。以粥店里最受欢迎的皮蛋瘦肉粥为例,粥中含有皮蛋,它是鸭蛋加碱腌制而成的,可以这么说,用皮蛋煮粥的好处之一。就是它起到了加碱煮粥的效果,使粥更加容易煮烂,口感更加柔软。但是,这种做法对于维生素B1,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血糖控制也同样不利。粥中加入油条末或者薄脆末,固然吃起来香脆可口,健康上却没什么好处。
煮粥最要紧的是有好原料,特别是杂粮原料,能带给粥自然的香气。但是.在粥店吃粥,常常会感觉到材料新鲜度不够。这是因为,各种杂粮含有谷胚。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氧合酶,有发生脂肪氧化的风险,不太耐放,.容易产生不新鲜的陈放气息。添加各种配料、糖和盐后,粗心的食客往往吃不出来。比如说,花生碎、芝麻碎、松仁等都常有这种现象,薏米、糙米也往往会变得味道不够新鲜。
一些店里还供应甜粥和冰粥,其中甜粥中加入不少糖,也有增加白糖摄入量的危险。冰粥经过冰镇,和其他冷食一样,有可能促进胃肠血管的收缩,影响消化吸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