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后是学生治疗眼病的高峰期,因弱视到医院做治疗的学生不在少数。弱视是危害人们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之一,最佳治疗年龄是12岁以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家长很难发现孩子单眼或双眼视力差,因此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付晶介绍说,弱视指眼无器质性病变,如果矫正视力<0.1,叫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叫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叫轻度弱视。临床上按病因将弱视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程度不同)、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和先天性弱视。弱视跟近视不同。近视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视觉细胞和视神经还能受到外界物象刺激,不会衰退。而弱视则不同。看近、看远都不清,因此发现弱视应及时治疗,否则由于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造成永久视力低下,成为单眼或双眼低视力,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付晶提醒家长,要观察孩子有无不良注视习惯、斜视、不愿意被遮盖一只眼、眯眼看东西等情况,也要注意孩子眼部外观上是否有斜视、瞳孔发白等现象,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另外,弱视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弱视患者,应给予孩子特别关注,尽早到医院检查视力。目前,弱视多数是通过体检发现的,一般儿童5岁左右最佳视力应达到1.0以上。
家长对弱视治疗有一个误区,认为治疗了以后就不用戴眼镜。付晶提醒家长,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一般需要4年~6年。弱视训练每周2次~3次,可以在家里做,条件不允许的应到医院治疗。弱视的疗效不仅跟病情、发现的年龄有关,还与患者和患者家长的良好配合密切相关。8岁以前开始治疗的中轻度弱视疗效比较好,14岁以后就失去了治疗价值。此外,弱视容易复发,治愈后还应坚持戴镜和弱势训练2-3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