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行病学来讲,当某种因素存在时,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适当干预后可能减少其发生的危险。这些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联的因素称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迄今已提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200多种,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不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找出防治的重点对象;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率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往往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有关,是需要了解和控制的重点内容。
有人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成下述五大类:一类致病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或高LDT-c、低LD卜c、高血糖;二类斑块负荷性危险因素,如年龄、静息心电图ST改变:三类条件性危险因素,如高TG、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高LV(a)、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l-1)与纤维蛋白原;四类促发性危险因素。如超重与肥胖、体力活动少、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社会经济因素、行为因素(精神抑郁)、胰岛素抵抗;五类易感性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厚。
危险因素越多,发生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三个因素最主要。即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
如果三凶俱全,则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将比正常人高8倍,如果再加上有家族史,则危险性高达16倍以上。其中,高脂血症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如下: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该病发病率高,我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高脂血症.高脂血症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高脂血症的致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常常是从青壮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因为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高脂血症的知晓率仅有25%。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脂血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后果非常严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