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酷夏暑热余威依旧。秋老虎袭来的时候,虽然白天气温很高,但昼夜温差却在加大,一热一凉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性。
中医称中暑为伤暑,并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即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引发的中暑;阴暑则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由于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凉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寒湿邪侵袭机体就会引发阴暑。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也……故名阴暑”。
伤阴暑会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尤其要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预防寒湿侵袭而伤阴暑。要多饮水,每天至少要饮1000毫升以上,常喝稀饭、淡茶、豆浆、果汁等。每天吃1个-2个梨以及西瓜、香蕉等水果。常吃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萝卜、白茅根、西红柿、豆腐、菱角、莲藕、莲子、蜂蜜等以及木耳、银耳、瘦猪肉、老鸭肉、鳖肉、青鱼、鲳鱼、黄花鱼、鲍鱼、鳗鱼、百合、紫菜、芡实、胡桃、乌梅、芝麻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还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另外,可取藿香、陈皮、法半夏、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青蒿各15克,竹茹、连翘各1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夹湿型秋伤阴暑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