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忙乱、粗心等原因导致吃错药、过量服药,甚至误服毒物时.不要过分紧张。无论是病人本人还是救助者,首先,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病人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然后,根据误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早期急救处理可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特别是误服一些腐蚀性较大的物品时作用更明显。如果不做这些初步处理。单纯等待送医院,就会耽误时间。药品会严重腐蚀胃肠道,日后还会在局部形成疤痕,例如食道受腐蚀,便会使管腔变得狭窄,难于进食。
如果是过量服用了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通常问题不大,只要大量饮水,使之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或将其呕吐出来即可。误服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的病人,可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深入口内刺激咽部催吐。如此反复至少10次,直至吐出物澄清、无味为止。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服毒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被吸收,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若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一种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患者,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应该让其立即服下牛奶、豆浆、鸡蛋清,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
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每公斤体重喝10毫升~15毫升。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对于小孩,可以将其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让头部放低,再将手指伸入其喉咙口,轻压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如果让孩子躺着呕吐的话,要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喉咙。吐后要及时清除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
误服药物后。原则上应该帮助病人呕吐解毒。但当病人失去意识、有抽搐时,或误服如蜡、香蕉水、漂白剂、洗涤剂、石油、蓄电池液、碱、鞋油、去锈液、汽油、生石灰、亚铅化合物等东西后,原则上以不让其呕吐,急送医院为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