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改一改滥用抗生素的“习惯”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08-29 15:01:00
  • 核心提示:  一旦感冒、发热、咳嗽或拉肚子。不少人会习惯性地到医院开点(或到药店买点)“消炎药”服用。主要是抗生素。殊不知。这个滥用抗生素的“习惯”贻害无穷。滥用抗生素除了潜在的致残、致命副作

      一旦感冒、发热、咳嗽或拉肚子。不少人会习惯性地到医院开点(或到药店买点)“消炎药”服用。主要是抗生素。殊不知。这个滥用抗生素的“习惯”贻害无穷。滥用抗生素除了潜在的致残、致命副作用外.还会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严重细菌感染甚至不可治,全球每天有很多人因此而死亡。研究证实.开发一代抗生素需要十年左右时间,而对新一代抗生素发生耐药只需不到两年时间!专家告诫:“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这样的前景非常令人担忧。

      滥用抗生素的主要责任在医疗机构和医生,但是患者和家属同样有很高的“参与度”.自行购药是其表现之一,恳求甚至强求医生使用抗生素也很常见。据统计。超过2/3的家长会要求医生为其感冒发热的孩子使用“消炎药”。可见,公众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参与治理滥用抗生素这一全球性难题。

      希望大家通过以下三个“不”来提高认识。

      第一,不该用就不用。绝大多数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这恰恰是滥用最严重的领域。比如,感冒根本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使用了抗生素;急性腹泻患者中只有不到1/3为细菌感染。但是我国腹泻门诊的抗生素使用率却接近100%!因吸入粉尘、螨虫或某些化学物质诱发的哮喘与感染无关,尤其是在发病早期,但是我国94%以上的哮喘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当然。对于年老体弱和免疫功能减退的患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这仅限于短期预防。

         第二,不合理要规范。表现为选药、剂量、联合和疗程不当。甚至使用途径不当。根据是否能被染色。细菌可简单地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根据对氧的需要可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必须有选择性地使用抗生素,但临床上“用错药”的例子屡见不鲜;抗生素使用剂量过大将增加毒副作用.过小则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并诱发耐药;联合使用抗生素时若把抑菌药与杀菌药搭配是不恰当的。另外,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时一定要有依据和指征。抗结核治疗用药又必须联合两种以上抗生素,单用药物很容易诱发结核菌耐药。   

         第三,不知情须警惕。养殖业中。为了预防或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在猪、羊、鸡、鱼等食用动物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较为普遍。几年前.发生在我国的“多宝鱼”事件。敲响了食物安全的警钟:鱼类养殖业普遍使用的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具有致癌作用。长期食用将危害人类健康。某香皂广告称:使用后能“有效去除99%的细菌”。并有“中华医学会认证”。其实。那香皂里掺入了抑菌物质,中华医学会没有认证的职能,也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给予其认证。在“不知情”和“不知不觉”中。抗生素进入盘中餐、日用品中,造成我们每天都在被动地“滥用”抗生素。

      显而易见,滥用抗生素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戕害。岂能等闲视之。遏制抗生素滥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必须有政府、医疗机构和民众共同参与。作为普通百姓,请大家从改正滥用抗生素的“习惯”做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