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未掌握煎服方法 如,附子中的乌头碱毒性极大,一般水煎三四个小时才可以破坏其毒性。所以在煎煮乌头、附子这类药物时,必须先煎、久煎。饮用含川乌、草乌的药酒,或冲酒吞服川乌、草乌,中毒症状都比较严重。
3.不辨证用药 中医看病需经"望、闻、问、切"辨证组方,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应用指征。如黄芪具有利尿作用,经常被用于肾病的治疗,脾气虚型肾病适宜用黄芪,但阴虚、湿热、热毒型肾病则不宜用黄芪,对这几种证型的病人用黄芪反而会加重病情。
4.用药时间过久、剂量过大 在用中药的时间和剂量上都应有一个度,服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的中药,便会产生毒副作用,时间过短或剂量过小便产生不了效果。有些人喜欢嚼人参,炖肉、煲汤也都要放人参,认为这样可以保健。殊不知,人参吃多了可以产生头痛、失眠、心悸、烦躁、口干舌燥、便秘、血压升高等毒性反应。
为此,建议提醒患者:切不可盲目吃中药,吃中药前应先明确得的是什么病,切忌想当然地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另外,非处方药并非都是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小的药,应用非处方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规定剂量服用;慢性病患者用药更应征求专科医生的意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