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心源性猝死预防当先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曾宪锋 薛素芬 武警总医院中医科 时间:2009-08-20 14:43:00
  • 核心提示:  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患有一种“隐匿性心脏病”,患者平时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一旦发病,几分钟内即胸闷、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进而死亡。此病中医称谓胸痹、真心痛,主要与情志失调

      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其中不少人是因为患有一种“隐匿性心脏病”,患者平时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一旦发病,几分钟内即胸闷、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进而死亡。此病中医称谓胸痹、真心痛,主要与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平时患者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加上寒凝、气滞、血瘀、痰阻,就会痹遏胸阳,阻滞心脉,发生胸痹。以下几点当在生活中引起重视。

      发现危象当急救。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等,不要过分惊慌,马上用大拇指压揉另一侧的内关穴(在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正中处)3~5分钟,也可以配合压揉人中穴(即“掐人中”)3~5分钟。中医认为,内关穴属心包经,对心有双向调节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该穴有双向调节心率的重要作用。“掐人中”在民间流传甚广,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此特别提醒您,在用以上方法的同时,要拨打急救电话。

      不贪食生冷食物。短时间进食大量生冷食物,如冰激凌、西瓜等水果,会引起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强烈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

      作息有规律,不熬夜。心脏工作一整天,也需要晚上补充能量,研究发现,人体修复工作主要在睡觉中完成。中医认为熬夜会导致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发生胸痹。

      心平气和,心胸开阔。平时要保持一颗年轻快乐的心。常言道:“嘻嘻哈哈活了命。”中医认为忧思伤脾、脾虚气结,遂聚而为痰;生气伤肝,气滞化火,而致烁津为痰,阻滞心脉。

      注意防寒保暖。季节更替之际,天气忽冷忽热,往往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阴寒之邪侵袭人体,寒凝气滞,可痹遏胸阳、阻滞心脉。有心血管问题的人要注意添减衣服,保持适宜的温度。

      戒烟、少酒。烟酒对心脏的影响巨大,曾见过一位抽烟熬夜加班写稿子引发心脏病发作的中年男子,幸亏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免于一死。而一次性饮酒过多,则会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而成胸痹。

      中老年人少洗桑拿。因为桑拿屋温度很高,人会出很多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不利于心脏。西医也认为,人体在高温环境时间太长会造成大量汗液蒸发,致血容量急剧下降、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而发生意外。

      谨防误诊。对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胃痛”要提高警惕,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心脏病、心肌梗死与胃痛极易混淆,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伴随,临床上把心脏病、心肌梗死当作“胃痛”误诊的时有发生。

      定期体检。力争尽早发现,早期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经常听患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几十年了,我从来没进过医院!”好像很自豪的样子。实际上很多得大病的人,平时身体都很“健康”。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这台“车”也需要经常检修。如果定期体检,就可早期发现隐匿性心脏病,这样及早备药,一旦发作,就会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