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动脑可延寿,这一道理已被科学家证实。凡勤学习、勤用脑者,脑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血氧供应丰富。增强了脑神经细胞的活力,延缓了衰老。
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细胞长出类似根的突出物,称为神经突触,大脑使用程度越高。神经细胞接受信息也就越多,细胞长出的突触就越长,相反,若懒于学习,疏于动脑,突触就会逐渐萎缩。有些老人记忆力衰退.主要是长期不学习、不用脑,置脑于废弃状态萎缩,但凡是勤奋用脑、积极进取的人,其突触比不用脑的人要长。因此,勤学习、多用脑,经常给大脑以刺激,诸如读书看报、习练写作、学学电脑、学一门外语等,能防止突触因年龄增长而萎缩,从而延缓了衰老,延长了寿命。
从古至今,一些医家学者、文坛画苑的知名人士多长寿,唐代名医孙恩邈活了101岁,当代许多名医80多岁仍活跃在临床一线;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5岁:著名书法家孙墨佛高寿达109岁、画家齐白石寿年87岁……这与他们勤动脑、重养生是分不开的。
也许有人认为,动脑即意味着“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如此操心劳神岂能延年益寿?这里不妨先以读书为例。中国有句老话:“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学习能使人专于学问,不断掌握新的知识,进而精气内守,情绪稳定,血气平和。产生愉悦感和自信感。我国自古便有“李杜诗篇解病痛”的谚语。再说写作,在辛苦之中也包含着最大的快感,在不断梳理思路、遣词造句中,享受着耕耘后的轻松、成功后的喜悦.润泽身心,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至于学习外语.对老年人脑功能的 因此,要想健康长寿,除了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理平衡等因素外,还必须勤动脑筋。尤其是退休的老年朋友,千万不要以为日近夕阳就无所事事,而应当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用脑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