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寄宿在肝脏中积极地复制,每天有1012到1013的病毒在复制,肝脏受到损害,疾病就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二三”原则,即一定要选择抗病毒治疗。做到二个坚持,即坚持长期治疗,坚持定期复查。实现三个减少,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变异耐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者约占80%,患者必须认识到与乙肝病毒“打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和防止疾病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可抑制乙肝病毒,缓解肝脏炎症,防止肝硬化。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当前已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口服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而且长期使用拉米夫定,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能分别下降55%和51%。乙肝病毒很难在短期内被彻底根除。只有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长期抑制病毒。不少患者没有规范服药,导致病毒的反弹甚至肝炎复发,病情急剧恶化。另外。许多患者无法坚持每3个月定期去医院监测各项指标,殊不知定期监测不仅能了解病情。而且能帮助医生根据肝功能、病毒学和免疫学等客观指标,检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并优化治疗方案,预防或减少耐药的发生。
在选择优化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病毒载量的高低,结合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和经济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还要求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减少长期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当前已有口服核苷类似物应用于临床,使用人数达几百万,这些药物普遍存在不能停药,不同程度的变异耐药等问题,只有合理正确使用。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