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通过出汗来散热的。气温太高、出汗太多、身体里水分没得到及时补充会中暑;而气温不是太高.但周围环境湿度太高、汗液无法排出也会中暑。所以中暑不仅看温度,湿度同样重要。气温400C、相对湿度30%和气温38℃、相对湿度50%都特容易发生中暑,甚至在气温不太高的30℃-31℃,如果湿度达到85%,感觉太闷了.毛孔张开却无法排汗,也有中暑的可能。
还有一种叫“阴暑”,区别于阳光下的暑气。人在屋中坐,它就来了,随时伺机行事。要是我们运动后一身大汗立即洗澡、一次吃太多的冷饮或开着空调睡觉,那时毛孔张开,机会可来了,中医叫它暑邪也好湿邪也好.鱼贯而入。我们会头疼怕冷、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甚至呕吐、腹泻。阴暑的病程比较长,湿邪缠绵不去,很不舒服。
防暑除了简便的开窗通风之外,还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要保护好心神,让精神饱满,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专家们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qC、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情绪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有l6%的正常人会因高温而乱发脾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