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的中西药名
一、西药与中成药 ‘
地巴唑与他巴唑 地巴唑为降血压药,可用于治癌鞠度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等;他巴唑又名甲酸咪唑,为抗甲状腺药,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危象、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利血平和利血生 前者为降压药物;后者为促进白细胞增生药,可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乌梅丸和乌鸡丸 前者治疗痢疾、胆囊炎及胆道蛔虫;后者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腰膝酸软诸症。大活络丸和小活络丸 前者治疗中风瘫痪;后者治疗痹症。
此外,还有左归丸和右归丸,健腺丸和归脾丸等。虽只一字之差,但作用不同,大意不得。
二、中药
五加皮与番加皮 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具有消炎抗菌、镇痛、解热的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软和体虚乏力;香加皮性味辛、苦、有毒,具有明显的强心、利尿、消水8中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治疗心力衰竭、风湿性关、节炎、心慌、气短和卞肢永肿等症,两药作用完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
大黄和土大黄 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消炎抗菌、收敛、利胆、止血的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温热黄疸、牙龈肿、口舌生疮、瘀血闭经、痛肿疮毒和烫伤烧伤等症;土大黄无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观察,临床土大黄有致腹痛的副作用,配方时切不可用土大黄代替大黄。
鸡血藤和大血藤 鸡血藤性平、味苦、涩,临床上具有活血补血、纠正贫血、抗放射病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月经不调、肢体麻木和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等症;大血藤性温、味苦、涩。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止血止痛、抗菌等药理作
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两药作用有异,不
可相互替用
半夏和水半夏 半夏性温、昧辛、有毒‘,人脾、胃经。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解毒、止呕和促进唾液分泌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咳嗽多痰、哮喘、胸闷、恶心和呕吐等症;水半夏性浊味辛、有毒。具有祛痰的药理作用。水半夏无镇咳作用,两药不可混用,相互替代。
青土香和土木香 青土香性寒、味.辛苦,入肝、肾经,具有解毒消肿、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痛肿疮疖、湿疹和虫蛇咬伤;土木香性温、味辛、苦,具有明显的驱虫、抗菌消炎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痛疼、呕吐泄泻、痢疾、疟 疾等症。两药作用不同,配方时慎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