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剂沉淀物不可奔
中药汤剂所含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水溶性成分可呈分子状散在溶媒中,有些呈胶体粒子存在;而脂溶性成分与水共煎时,由于天然乳化剂的存在可呈乳化状态;一些难溶性物质又以微粒状态共存于汤剂中。因此它是真溶液、胶体、混悬液和乳浊液的混合液。中药汤液在放置温度降低后常会有许多沉淀物的产生,此沉淀物不宜去掉,因它不一定是无效成分,而很多正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据报道,甘草与黄连共煎多半苦味消失,同时产生沉淀,这是因为2分子小蘖碱和1分子甘草酸中的两个葡萄糖醛酸的羧基以离子形式结合而生成沉淀,其沉淀上的清液已无抗菌作用。又如穿心莲内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用水煎煮,其提取率本身就很低,假如又将其沉淀物去掉,那么其抗菌之有效成分存在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沉淀物中并不排除有少量泥砂的存在。因此,中药煎好后在去渣取汁过程中,可用几层洁净纱布先趁热将药汁滤取,以尽量去除一些泥砂物,而过滤后的药汁在放置中出现的沉淀物则不宜弃掉,以确保一-些有效成分不受损失。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