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青少年女性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心身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厌食、消瘦、闭经三大症状,可导致体重锐减及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也颇为棘手。
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医院王薇在《江苏中医药》2003年第5期上撰文介绍了其从肝论治青少年女性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体会:1.疏肝解郁,化痰开窍:用于肝气郁结,痰迷心窍之厌食症。患者有强烈的减肥愿望及自我节食的要求,限食严格,每日主食在150g以下,喜避人独食,有时饭后自我诱吐,虽然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但仍极度担心增重,症见月经停闭,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可用顺气导痰汤加减。2.柔肝养阴,生津开胃:用于肝胃阴虚之厌食症。症见不思饮食或不饥不纳或毫无食欲,消瘦,口干,性情急躁,大便干结,月经停闭,舌红、少苔欠润,脉细数。可用一贯煎加醒脾开胃之品。3.滋补肝肾,养血活血: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之厌食症。症见病程较长,可伴身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光泽,常伴闭经,舌淡红、少苔,脉沉弱或细涩。可用归肾丸加减。可并用团鱼疗法滋阴补血,用法:将一只鲜肥的团鱼头砍下,取其血滴入碗内,兑入同等量的黄酒搅匀,再用等量的开水冲服,剩余团鱼肉同瘦猪肉炖食,连服数只。
王薇医生特介绍了病案1例:一女性患者,17岁,因厌食、消瘦、闭经10月余就诊。症见10月前因嫌胖而节食减肥,每日主食仅吃1~2两,拒食鱼肉蛋奶,时常以少量点心充饥,有时甚至不吃,且喜避人独食,或食后自我诱吐,对进食有明显的恐惧心理,体重急剧下降,由原来的49.5kg降为36kg,闭经10个月,伴双下肢浮肿,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证属痰气郁阻,迷塞心窍,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治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窍,用基本方,药物组成为:胆南星9g,石菖蒲12g,栀子9g,清半夏9g,远志12g,香附12g,陈皮9g,云苓15g,天麻9g,木香6g,炒枣仁30g,砂仁6g,甘草3g。服6剂后,患者怪异进食行为消失,对体重增加的恐惧心理明显减轻,但仍食欲不振,治以柔肝养阴,生津开胃。用基本方,药物组成:杭芍12g,石斛9g,黄芪15g,佛手12g,玫瑰花9g,乌梅6g,鸡内金15g,炒谷麦芽(各)15g,砂仁9g,甘草3g。用法:水煎早晚分服。上方加减服36剂后,食欲渐开,饭量逐渐增加至每日6~8两,另加鸡蛋、牛奶,病情显著好转,唯月经尚未来潮,另用基本方,药物组成:熟地9g,山萸肉9g,山药30g,云苓15g,菟丝子15g,杜仲12g,当归15g,首乌18g,红花12g,鸡血藤30g,鸡内金9g,炒谷芽12g,麦芽12g,甘草3g。用法:水煎早晚温服。服药治疗同时配合团鱼疗法。上方随症加减,共服60余剂,团鱼5只,半年后体重已增至44kg,月经来潮,色量正常。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