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日前指出,白天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小和相对湿度高的气象状况,有利于非典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北京地区非典型肺炎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课题组专家张强、杨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把病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政府干预措施等因素去掉,非典逐日发病人数的波动主要和前期9天或10天的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以及相对湿度密切相关。
杨贤为研究员说,课题组对北京地区4月21日~5月20日逐日非典确诊、疑似发病人数的波动与前期间隔1~10天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计算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非典病毒的扩散、传播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气温日较差较小和日最高气温较低时,预示9天以后发病人数有较大的正波动(偏多);反之,当气温日较差较大和日最高气温较高时,预示着9天以后发病人数有较大的负波动(偏少);相对湿度较高或较低时,10天后发病人数有可能增多或减少。这说明最高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小及相对湿度较高的气象条件对非典病毒的传播、扩散和感染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在北京地区5月份上午10点的晴朗天气下,即紫外线强度为4.5?滋w/cm2情况下,3小时可杀灭体外冠状病毒。但如果是阴天,阳光中紫外线杀灭非典病毒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