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里,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与不同的季节相对应的。例如,木与春相应,火与夏相应,土与长夏(夏与秋之间的一段时间)相应,金与秋相应,水与冬相应。
在治疗疾病时,应考虑到病人发病的季节与疾病的病因,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来辨证论冶。例如有一个患眼病的病人,他来就诊时,正值秋季。根据他的面色,舌苔,脉象,医生诊断为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不清。于是大夫给他开了杞菊地黄汤(由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组成)加龟板、鳖甲水煎服,来滋补肝肾的阴津。病人按医嘱服药。转眼冬去春来,病情已大为好转,于是医生让他停药,但嘱咐他到秋季必须重新开始服药。病人未遵从医嘱,到了秋末冬初,眼病又复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根据中医的脏腑与五官相应理论,肝开窍于目,给病人补肝阴则能够治其眼病。而五行之中木与肝相应,金与秋相应,而金能克木。所以当秋季金旺盛之时,克制肝木,病人的眼疾就容易发作。而到春季,正是肝木旺盛之时,金的力量相对减弱,所以此时病情就会好转起来。
后来,病人遵从大夫的嘱咐,每到秋季时服些滋补肝肾、养育阴液的药物,春季病情好转时再减量或者停药。这样坚持了3年之久,眼病也就彻底痊愈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