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健康顾问 > 正文
  • 长期低热的中医疗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1:02:24
  • 核心提示:长期低热的中医疗法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民间中药治疗长期低热,疗效甚佳。现将其症状及民间中药治法,分别介绍如下。  阴虚低热:午后身热,或骨蒸潮热,眩晕颧红,心悸失眠,入夜盗汗,腰酸遗精,月经前期,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舌

    长期低热的中医疗法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民间中药治疗长期低热,疗效甚佳。现将其症状及民间中药治法,分别介绍如下。

      阴虚低热:午后身热,或骨蒸潮热,眩晕颧红,心悸失眠,入夜盗汗,腰酸遗精,月经前期,口燥咽干,大便燥结,舌质红,脉象细数。治宜养阴退热。处方:鳖甲(先煎)、生地各15g,青蒿、地骨皮、秦艽、当归、知母各10g,乌梅6g。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5天。

      血虚低热:小劳则热,头晕眼花,面色不华,心悸,失眠多梦,女性月经涩少,舌质淡,脉沉细。治宜养血退热。处方:黄芪30g,熟地、炒酸枣仁各12g,当归、白芍、党参、白术、五味子各10g,川芎、甘草各6g。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5天。

      气虚低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心,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食少腹胀,舌苔淡薄,脉象软弱。治宜甘温除热。处方:黄芪15g,党参、白术各12g,当归、柴胡各8g,升麻5g,甘草3g。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5天。

      食积低热:午后潮热,面色红赤,脘满而痛,嗳腐吞酸,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大便溏或结,舌苔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和胃。处方: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各15g,茯苓、陈皮、姜半夏、炒枳实、白术各10g。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5天。

      痰湿低热:发热恶寒,或夜热晨止,胸膈痞闷,喘促气急,饮水则呕,肠中水鸣,舌苔滑腻,脉象弦滑。治宜健脾渗湿化痰。处方:茯苓25g,桂枝、白术、法夏、生姜各10g,甘草6g。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5天。

      湿蕴低热:发热缠绵,午后更甚,或往来寒热,身体沉重,头重如蒙,脘闷不饥,或有恶心,便溏稀软,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疏湿热。处方:槟榔、白芍、黄芩、知母各10g,厚朴8g,甘草2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2~3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