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是高血压?
25岁的小张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患上高血压。他不抽烟、不喝酒,身体也不胖,原来他的高血压病因是由父亲遗传所致。
医学专家称,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遗传基因:一是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着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二是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因子还是很困难的。
医生提醒,无论身体好坏与否,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防患于未然。
血压标准
按WHO最新标准,血压分两类、六个等级:
一.正常血压:
1.理想血压(最佳):
收缩压<l 2 0 m m H g和舒张压<80mlnHg
2.正常血压(良好):
收缩压<l 3 0 m m H g和舒张压<85mlnHg
3.正常偏高(尚可,注意):
收缩压130-139mmHg或舒张压85-89mmHg
二.高血压:
1.轻度高血压
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2.中度高血压
收缩压160一l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
3.重度高血压
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按临床表现分为3期:I期高血压无心、脑、肾并发症;经x线、心电图或超声波检查,发现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或者蛋白尿及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即为Ⅱ期高血压;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左心或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有一项症状者即为Ⅲ期高血压。
诊断症状
高血压病的症状,往往因人、因病期而异。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偶于体格检查或由于其它原因测血压时发现。其症状与血压升高程度并无一致的关系,这可能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有些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严重的妨碍思考、影响工作,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症状。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头痛的部位常在后脑或两侧太阳穴,并且是跳动性的,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洗脸或早餐后减轻,运动或精神疲惫后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肌肉紧张、酸痛。有一些病人,常会有手指麻木及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等到症状,故有时被误诊为神经炎、风湿痛。
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6.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综上所述,当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头晕、头痛或上述其它症状的,都要考虑是否患了高血压病,应及时测量血压。若已证实血压升高,则趁早治疗,坚持服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晚期出现重要脏器并发症则表现相应症状:
1.脑血管疾病:头痛,失语,失明,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偏瘫,抽搐,昏迷。
2.心脏:心脏肥大,心功能不全,促使冠心病发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肾脏:夜尿,多尿,蛋白尿等,晚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通常没有特别的症状,故如不测量血压容易造成误诊。这里特别要提醒读者的是,高血压病病人的症状并非与血压的高低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并不明显。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