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连梅散治痢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祥麟 时间:2013-04-14 10:43:00
  • 核心提示:  痢疾有急性热痢及休息久痢之分。临证效方甚多。而独以黄连与乌梅治痢,其源久远。如《本经》载黄连主“腹痛肠*下痢”,《别录》载乌梅“止下痢”皆独用也。梁陶宏景之《补缺肘后方》治伤寒下痢,
      痢疾有急性热痢及休息久痢之分。临证效方甚多。而独以黄连与乌梅治痢,其源久远。如《本经》载黄连主“腹痛肠*下痢”,《别录》载乌梅“止下痢”皆独用也。梁陶宏景之《补缺肘后方》治伤寒下痢,不能饮食,乃将黄连、乌梅2味组方,共研蜜丸服。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下痢热诸治不瘥方,亦用乌梅黄连等分研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日3夜2服,神效。宋杨子建《护命方》治赤白久痢,并无寒热,而日久不止者,则用黄连乌梅烧存性研末,每服6克,盐米汤送下。黄连用治急慢痢疾似无异议。至于乌梅,以其酸收,故有“实邪忌服”之戒,如《中药大辞典》,即持是说。然观古人用法,治痢无问急慢新久,二药皆可用之。近贤叶橘泉尝谓“乌梅为酸性制菌杀菌剂,治细菌性肠疾患如伤寒、霍乱、痢疾以及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性胃肠病、食物中毒与肠自家中毒、发热性疾患”(《实用经效单方》),即肯定乌梅治疗急性热病实证的功效。故此,笔者于临床治痢,取2味等份焙干研末,每服3克,日三四服,常取佳效,乃名之曰连梅散。不用蜜者,忌其甘缓之性也。若嫌其酸苦难服,一则可装入胶囊吞之。或患痢而本实者,可用加减芍药汤送服;或患痢而体虚者,则用燮理汤送服。慢性结肠炎之溏便夹赤白冻者,亦可用之。并不以“实邪忌服”为戒,未见恋邪之弊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