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补中益气汤治低血压疗效好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3-19 16:33:00
  • 核心提示: 补中益气汤方出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临床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诸症。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方的作用机理,试

            补中益气汤方出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临床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诸症。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方的作用机理,试用于治疗低血压患者,疗效显著。

            病案一:唐某,女,37岁。自诉:3个多月来。经常头晕,甚至多次晕倒,经多处医治无效,不能正常工作。刻诊: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胃纳欠佳,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血压70/45毫米汞柱。辨属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证。治宜健脾温阳,补气养血。选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当归各15克,柴胡、炙甘草各lO克,升麻、桂枝、制附子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共进5剂。诸症皆除。血压115/80毫米汞柱。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案二:刘某,男,55岁。数年来因经常头晕、心悸、少寐、精神不振,不能坚持工作。刻诊:面色不华。少气懒言,头晕,心悸。少寐,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面与脉尤甚。血压80/45毫米汞柱。此乃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心失所养。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选用补中益气汤化载: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炒枣仁各15克,柴胡、升麻、炙甘草各10克,桂枝、制附子、五味子、陈皮各3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日后再诊:头晕减轻,饮食、睡眠均见好转。血压100/60毫米汞柱。效不更方,守原方继服5剂。共进8剂后,诸证皆愈,血压130/80毫米汞柱。改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每次各1丸,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经随访半年,血压正常。身体健康。按:低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方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养血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气为血帅,血随气升;加入附子、桂枝,取其温阳通脉,并有强心之功效。运用本方,使脾胃健,化源足,血脉充,阳气复,气血升,其症自愈,实为升血压之良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