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

  • 来源:中医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8-04-26 10:05:25
  • 核心提示: 笔者2004~2006年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2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8例;20~40岁5例,40~50岁8例;50岁以上9例;病程1~5年。 治疗

     

        笔者20042006年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久泻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2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泄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8例;20405例,40508例;50岁以上9例;病程15年。   

        治疗方法   

        基本方: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陈皮15g,升麻15g,柴胡lOg,甘草lOg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   

        随证加减:恶心加半夏15g,生姜lOg;腹痛加木香 lOg,乌药15g;食滞加神曲15g,麦芽15g,焦山楂15g;畏寒、手足不温加淡附子lOg,肉桂lOg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显效:泄泻停止,大便日1—2次,成形,食欲好转。好转:泄泻减轻,大便日>3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2个疗程病情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

        典型病例   

        患者,女,52岁,200564初诊。每日稀倒46次,伴不消化物。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虽有好转,但停药后很快复发,难以治愈。近半年来出现气短、乏力、纳差、小腹下坠、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此属脾气虚,中气下陷,不能摄纳所致。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陈皮15g,升麻15g,柴胡lOg,当归15g,甘草lOg5剂,水煎服。嘱忌食生冷油腻之品。5日后复诊,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食欲增加。继服原方10剂。大便成形,每日1次。食欲正常,面色红润,体健如常。随访1年未复发。

        讨论

        中医认为久泻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久泻不止,必致中气下陷。在治疗上“升清”为治疗的关键环节。补中益气汤以益气与升阳合为一炉,在补脾益气同时使下陷之清阳得以提升,使久泻自止,诸证自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