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复元活血汤治疗中风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7-10-13 14:36:08
  • 核心提示: 复元活血汤出自李杲所著《医学发明》一书,具有活血化瘀、疏肝通络之功,笔者用此方化裁治疗中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70岁,2001年1月4日来诊,20天前患脑血栓,经治疗留有失语、偏瘫、口眼歪斜等症来诊,症见

        复元活血汤出自李杲所著《医学发明》一书,具有活血化瘀、疏肝通络之功,笔者用此方化裁治疗中风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70岁,200114来诊,20天前患脑血栓,经治疗留有失语、偏瘫、口眼歪斜等症来诊,症见舌暗有瘀点,无语,口眼歪斜,口中流涎,右侧肢体软瘫,大便4日未解,脉弦数。证属风痰热瘀血痹阻脉络,复元活血汤重用大黄10g(另包后下),芒硝6g(兑服),天花粉、柴胡、当归、桃仁、红花、王不留行各10g。连服2剂后大便通,后改大黄为3g,去芒硝,连服15剂后语清、口正、偏瘫恢复,正合“复元活血汤”之“复元”之意。

        患者,男,69岁,于2003121来诊。患者因与他人争吵后自觉头昏沉,烦躁不安,当晚11时许,突然出现昏迷、失语、半身不遂,在当地村卫生所给予降颅压、补液等简单处理后,病情未见好转,家属担心其年事已高,病危不宜住院,要求去其家中诊治,查体:昏迷、躁动不安、口角歪斜、口中流涎、右侧肢体软瘫,舌质紫暗,舌干燥,苔黄厚腻,脉弦数,血压160100mmHg。家属代诉:患者素体健,喜嗜烟酒,呼吸之气有臭味,大便3日未解,小便黄赤。诊为中风(中脏腑),证属祛瘀通腑,拟复元活血汤加减,大黄(另包后下)、芒硝(兑服)、天花粉各15g,柴胡15g,桃仁10g,炒穿山甲、红花各10g,当归15g,王不留行20g,甘草10g。水煎取汁300ml,鼻饲,服药后2h解出大量褐色大便,躁动不安减轻,并能发出数声叹息声音,能吞咽,口唇不干,前方奏效,大便已通,故减去芒硝,再服1剂,服后神志转清,呼之能应,想言语而发音不清,右侧肢体能稍活动,苔稍黄,脉弦涩,原方改大黄为10g,余药同前,每日1剂,连服3天。神志清,语言、思维正常,并能在人扶持时下床活动,唯有右侧肢体活动稍差,口角轻度歪斜,舌淡红,苔微黄,脉弦,原方将大黄改为3g,余药同前,每日1剂,连服1个月后,诸症皆除,随访至今健在。

        按:该患者因与他人争吵后诱发中风,是由于五志过极,心火暴胜,怒伤肝,肝阳暴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是气血并行于上而发为本病,表现为热证、痰证、瘀证,而复元活血汤重用大黄,苦寒导滞泻热,凉血行瘀,大剂量能通腑泄热,小剂量能凉血活血,是方中主药;配以芒硝通腑作用迅速,当归养血活血,炒穿山甲破血通络;桃仁、红花祛瘀生新;柴胡疏肝胆之气;天花粉养阴散血;加王不留行通血脉。从本病例疗效来看,虽未用开窍之品,但见腑通热降瘀散神自清。

        中风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有神志的改变及肢体、语言等功能的障碍。所以治疗中风病不论轻重、缓急、虚实如何,都必须贯穿一个“通”字,即通血脉、通腑气、通经络。复元活血汤每味药都是有很强的“通”作用,加用王不留行如盘走珠,无处不及。临床实践证明复元活血汤治疗中风病,不论出血性或缺血性,凡是有热证、实证、瘀证均可灵活加减运用,对改善血液循环有独特效果,特别对恢复神志、语言功能效果良好,且无毒副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