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鸡鸣散在伤科中的应用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月新 时间:2007-09-21 11:16:10
  • 核心提示:   鸡鸣散是治湿脚气的一首要方,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湿脚气以两胫肿大重着、软弱麻木而无力为辨证要点,也是施治的依据。《外台秘要》云:“脚气者,壅疾也,惟宣通可以去壅滞。”故根据“着者行之”的原则,采取宣散

     

      鸡鸣散是治湿脚气的一首要方,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湿脚气以两胫肿大重着、软弱麻木而无力为辨证要点,也是施治的依据。《外台秘要》云:“脚气者,壅疾也,惟宣通可以去壅滞。”故根据“着者行之”的原则,采取宣散湿邪、下气降浊的方法。方中重用槟榔,其性重坠下达,以降气除逆,泄泻壅滞,配伍木瓜,下行祛湿利痹,舒筋活络,二药合用,对于湿性脚气而肿胀痹痛有特效,辅以吴茱萸散寒降浊。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开郁化滞,逐冷降气,则中自温,气自下。吴茱萸与木瓜配伍能治脚气冲心之证,佐以紫苏叶,辛温疏散风寒;桔梗宣开上焦肺气;陈皮以行气燥湿醒脾。三味药之主要作用为开肺利气,行脾化湿,达到“气行则湿行”。此外,使以生姜温散寒气,共奏宣通气机、行气降浊、开壅行滞、宣化寒湿之功,而解除脚气,故本方具有开上、导下、疏中、温宣、降浊之效。现在,鸡鸣散配伍活血化瘀药物还扩大用于治疗伤科疾病。
      病例1  患者于某,男性,25岁,2003年5月14日就诊,半月前踢球扭伤左踝关节,拍х线片,未见骨质异常改变,遂服用跌打丸,外用正骨水,无效来诊。查:左踝及足部肿胀明显,足跟部及踝部后侧有散在的紫色瘀癍,活动不利,舌淡红,舌边有瘀点,遂用槟榔12g,吴萸8g,木瓜8g,独活12g,薏苡仁12g,陈皮12g,茯苓12g,白术10g,桔梗10g,生姜皮8g,丹参10g,桃仁8g,当归10g,熟地10g,川芎10g,服10剂后而愈。
      按  患者于损伤后,气血瘀阻,瘀久而又复感风寒湿邪,久病而湿聚,壅阻经络,气血不得宣通,故见足部肿胀,因湿性重浊,又为阴邪,故行走劳累后,其症状加重,故以鸡鸣散为主加味治疗。方中以鸡鸣散宣通气机,行气降浊,开壅行滞,宣化寒湿,配伍独活祛筋骨之间的风寒湿邪,防风可祛风、舒通经脉、散郁结,茯苓、白术、陈皮、薏苡仁健脾理气利湿,诸药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行气降浊,宣化湿邪。当归、熟地、川芎、桃仁、丹参的运用主要基于陈士铎的“……筋之舒,在于血和……盖血亏则筋病,用补血药以治筋……则筋得其养而宽,筋宽则诸症悉愈矣……”共奏活血化瘀、开壅行滞,化湿消肿之功。
      病例2  患者齐某某,女性,48岁,体形较胖,曾有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病史。2005年4月12日就诊。于一周前行走稍多,而出现右膝关节肿痛,无红无热,浮髌试验阳性,X线显示:骨质轻度增生,余未见异常。舌淡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舌边有散在瘀点。方药:槟榔15g,陈皮15g,独活15g,防风15g,吴萸8g,茯苓20g,薏苡仁15g,木瓜15g,葛根15g,桔梗10,寄生15g,苍术l2g,泽泻20g,当归15g,牛膝20g,丹参15g,每日实施按摩治疗,并嘱咐患者适当锻炼股四头肌,15剂后痊愈。
      按   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属中医痹证,多为素体肝肾阴虚,外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而以挟湿者居多。肥胖者,脾虚湿盛,劳累后,加重湿气下注于膝关节而发病。故本方以鸡鸣散为主,宣通气机,行气降浊,开壅行滞。配伍寄生、牛膝、当归、泽泻补益肝肾;独活祛下焦与筋骨之间的风寒湿邪;党参、茯苓、苍术、薏苡仁、陈皮健脾理气燥湿消肿;丹参活血化瘀,共奏开壅行滞,宣化湿邪之功。以及嘱咐患者适当锻炼股四头肌,配合局部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供给,滑利关节,解除粘连,促进组织修复,防治肌肉萎缩,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