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古方新解 > 正文
  • 漫谈参苏饮

  •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作者:哈小博 时间:2007-07-23 15:15:32
  • 核心提示: “参苏饮”的同名方剂有两首,一首载于《妇人良方》,药仅人参、苏木两味,又称“二味参苏饮”。主治妇人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另一首,即本文所要介绍的,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 《局方

        参苏饮的同名方剂有两首,一首载于《妇人良方》,药仅人参、苏木两味,又称“二味参苏饮”。主治妇人产后血入于肺,面黑发喘欲死者。另一首,即本文所要介绍的,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   

        《局方》中该方的药物组成为: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姜汁炒)、前胡、茯苓各三分(6),木香、枳壳(麸炒)、桔梗、陈皮、炙甘草各半两(9)(注:括号内为目前汤剂常用剂量)

        用法是: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2,加生姜7片,大枣一枚,水煎(去渣),微温服。以上为煮散法。若作汤剂煎服亦可。

        关于本方的出处,也有不同说法。一说源自《三因方》,一说源自《易简方》。按《局方》初刊于公元1078—1085年,系宋代太医局的官方成药配方范本。《三因方》是宋代陈言于公元1 174年所撰,且方无葛根”;《易简方》为宋代王硕所撰,成书于公元1190—1195年间,且方中无“木香”。后两书的撰刊年代均后于《局方》,故本方的出处还应以《局方》为是。

        参苏饮的主要功用是解表化痰,益气宽胸。适用于身体虚弱(如老年气虚),而又外感风寒、痰湿内盛的证候。临床见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多、胸闷鼻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症;或素有咳痰胸闷,又感风寒,脉象细弱的患者。由于风寒在表,卫气闭塞,所以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又因风寒引动内在的痰浊,肺气不能宣畅,故有胸闷、痰多,或兼有痰浊上逆所致的恶心、嗳气。至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以及脉弱等,则是由于气虚正弱的结果。

        本病虽然是虚人外感,但主要矛盾是风寒表证,痰浊内蓄,故方中以紫苏、葛根、生姜等发散风寒,解肌透邪,以治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用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前胡、桔梗、枳壳、陈皮,宣通肺气,理气宽胸;再以木香配枳壳消除胀满,人参伍甘草益气扶正。各药配合起来,是扶正祛邪、解表除痰、宽胸利气的一张良好方剂,用于体虚或年老体衰感冒,最为适宜。

        中医治外感病首先要发汗解表,以驱邪外出,若正气尚盛,抗病力不衰,外邪可借药力发散而出,若正气素弱之人,抗邪无力,虽有药气向外发表,轻者不能鼓邪尽出,留连为困;重者可致邪气内陷,发热无休,变证百出。所以古人立有扶正解表之法,扶正是为了祛邪,并非为补养而设。若本方加人参、甘草、大枣,则是针对脾虚气弱而又外感风寒者,应属于益气解表法。此外,尚有助阳解表、滋阴解表等不同治法。总属于扶正解表法。

        在应用本方时,如果没有气短乏力、脉弱等气虚的表现,则人参、炙草之类即不需应用。如“芎苏饮”(载于《医略六书》)方,便是由参苏饮去掉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而成。适用于参苏饮证,表邪较重,头痛较甚,而体质较强的患者。

        参苏饮证的主要病机是外感风寒,痰湿内盛,体质较虚。正因痰浊内盛,必有咳嗽痰多,胸满泛恶的症状,因此,方中用了二陈汤燥湿化痰。如果是体虚之人,外感风邪寒湿,痰浊不盛,而风寒湿邪较甚的,可以选择同样具扶正解表作用的“人参败毒散”(人参、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此方虽也用参、草扶正补气;桔梗、前胡、枳壳理气化痰,但主药则是以羌、独活发散风寒湿邪,合川芎以加强止痛作用。可见方剂的功用虽然主旨相类,但药物的配伍变化不同,其治疗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参苏饮化痰理气的作用为优,人参败毒散则散寒祛湿的力量为胜。足见药物配伍之妙。

        《古今名医方论》叶仲坚认为,本方“名之日饮,见少与缓服之义”。服法上宜缓缓饮服,不宜大剂浸灌。后世亦有改为丸剂服用者,名为“参苏丸”、“参苏理肺丸”(《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

    歌诀: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胡半夏济;

    干葛木香甘桔茯,

    气虚感寒痰盛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