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中医如何治疗帕金森病呢?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15-04-16 16:36:11
  • 核心提示: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全球400万患者中有170万人在中国,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帕金森大多于50岁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病程长,帕金森病对患者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这种疑难杂症中医是怎么治疗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以此纪念最早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这天是他的生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赞助并全力支持了世界帕金森病日及欧洲联合会纲领。这一活动的宗旨在于,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们的家人、专业医疗人员共同努力,不仅让帕金森病家喻户晓,而且要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世界各国纷纷在纪念日这一天举办了相应的庆祝活动。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特征有进行性运动徐缓、肌肉强直及震颤等。主要病变在于脑内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引起震颤的病因有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脑炎、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汞、氰化物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帕金森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因为帕金森这种疾病会降低人们生活质量。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帕金森病也是中医脑科的常见病,男多于女。“帕金森病”是西医的病名,而中医称之为“震颤麻痹病”。这病源自英国人詹姆士·帕金森在公元1817年首先描述,故以其名称它为“帕金森病”。中医却早在公元1602年明代人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一书认为这种病为“震颤麻痹病”,故中医认识本病比西医早215年。

     

    1、震颤——中医认为“肝风内动”

     

    本病的典型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多自一侧上肢开始,可以波及四肢、下颌、唇、舌和颈部。每秒4~6次,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加剧。

     

    2、强直——中医认为“血不养筋”

     

    肌强直见于所有帕金森病的患者,表现为锥体外系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的强直更为明显。

     

    3、运动减慢——中医认为“血不养筋,筋脉肌肉拘紧”

     

    患者随意运动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动作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渐衰减。

     

    温馨提示:帕金森病属于疑难顽症。目前西医药物治疗虽能减轻症状, 但终不能控制病情发展,也不能治愈疾病。因此根据本病特点,可采用中医整体辨证施治,全面调整脏腑功能及阴阳气血,这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