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肾脏的位置在第一或第二腰椎水平,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低.卜2厘米,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内。若肾盂位置在立位时降至第三腰椎,即为肾下垂。一般将肾下垂分为四度:肾脏降至与第三腰椎平面为第一度;降至第四腰椎平面为第二度; 平第五腰椎为三度;位于第五腰椎以下则为第四度。
肾下垂是一个常见疾患,好发于体质较瘦弱的中年妇女。男女之比约1:10。80%发生在右侧肾,仅5%二侧肾同时下垂。
肾下垂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解剖上的原因。人体的肾窝浅小,右侧肾窝比左侧更浅,且上面有肝脏,当胸腔压力增加时可通过肝脏将右肾往下压。女性肾窝较男性狭窄浅小,故女性肾下垂发病率显著的比男性高。2.生育过多。生育过多的妇女腹壁肌肉松弛,腹内压降低,支持肾正常位置的力量减弱,故易致肾下垂。3.体质瘦弱。体弱消瘦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肾脂肪囊(有固定肾脏位置的作用)消减亦是引起肾下垂的原因。4.先天异常。如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腰椎异常等。 5.体型瘦长者易患本病。6.其他诱因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坐立的职业、从高处跌下等,都可诱发或加重肾下垂。肾下垂的程度与出现的症状轻重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四度的肾下垂可以症状轻微而二度的肾下垂可能症状严重。常见的症状有:长期肾区痛,多发生于久站或工作后。平卧后疼痛消失,疼痛一般为钝痛或牵拉痛。尿常规检查多为正常,但可能出现血尿,合并感染时则有脓球。下垂严重者可出现肾积液、肾功能不全。
本病确诊除体格检查外主要靠腹部平片、静脉肾造影或逆行造影并比较平卧位及站位相差的肾位置距离,来确诊及判定下垂程度。
肾下垂的治疗:1.程度较轻、没有症状、没有并发症的肾下垂不需治疗。2.非手术治疗:①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增加营养,饮食富于脂肪。禁止屏气用力,经常锻炼腹肌、坚持做仰卧起坐操。用腰带扎紧腰部以增高腹压。②消除诱因:积极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疾患。③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气虚下陷,治则是补气升提。常用方剂: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炒枳壳10克、当归10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草3克。可以长期服用。成药是补中益气丸,每次5-8克,每日3次。④针灸治疗。⑤肾周围脂肪囊药物注射。3.手术治疗:①手术适应症:肾下垂合并尿路结石、感染、肾积水引起严重症状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而平卧后症状迅速缓解者。②手术目的:将肾固定于正常位置,保证尿路通畅。③术后注意:术后应先取头低脚高位和侧卧于患侧3天,然后平卧3周;继之用肾托托起下垂的肾脏后起床活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