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分三型辨治红斑性肢痛病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时祥 时间:2013-05-13 15:21:00
  • 核心提示:  红斑性肢痛病,属于中医的“血痹”范畴。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与植物神经紊乱,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细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或血液中血清素钙化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因体虚,腠理不固,外受风寒湿邪

      红斑性肢痛病,属于中医的“血痹”范畴。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与植物神经紊乱,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细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或血液中血清素钙化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因体虚,腠理不固,外受风寒湿邪侵袭,寒湿郁而化火,风热合而相煽,风因火而动,湿被热蒸,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不能通达,留着四肢,致气血失和。

      本病好发于手足,患处皮肤红肿热痛、出汗,时有凹陷性水肿,皮损处温度比正常皮肤高2~4摄氏度。男女均可发生,中年以上者多见。大多数在晚间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发作间歇期局部麻木感或疼痛。长久站立,局部加热,运动或肢体下垂等,可诱发加剧,患侧脉搏较健侧强。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热型  肢端阵发性血管扩张,局部温度升高,肢体肿胀,发红,充血出汗,血管搏动明显,局部疼痛且在肢体下垂、行走、遇热时加重,遇冷则减轻。口渴,便秘,小便黄。舌质红降,舌苔黄,脉洪数。治法:清热凉血,化瘀止痛。处方:水牛角(先煎)50克,生地30克,丹参、丹皮、牛膝、玄参、赤芍各15克,黄柏、地龙、乳香、没药各10克,生甘草6克,蜈蚣3条。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湿热型  发病急缓不定,足部灼热疼痛,沉重微肿,酸胀麻木,胸闷、纳呆、便溏,周身困倦乏力。舌质微红、肿大,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处方:忍冬藤30克,萆薢、路路通、生地、薏苡仁、牛膝各15克,独活、知母、黄柏、苍术、秦艽、木瓜、赤芍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血瘀型  发病缓慢且病程较长,四肢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神疲烦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下青筋,脉沉细数涩。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处方:忍冬藤30克,当归、郁金、生地、丹参、黄芪各15克,路路通、土鳖虫、王不留行、桃仁、桑枝、秦艽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用。

      注意事项: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双脚过暖,保持情绪稳定。穿着透气的鞋、袜。忌酒及辛辣的食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