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中医哮喘辩证分型治疗

  •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 时间:2010-08-14 08:40:00
  • 核心提示:(1)重寒证

      其主要特征是喘咳,恶寒,无汗,肩凝,多嚏,或头痛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治宜温肺散寒,首方小青龙汤,继服加味定喘白果汤。小青龙汤(麻黄10 g,芍药15g,炙草7 5g,肉桂5g,干姜5g,细辛2 5g
    (1)重寒证

      其主要特征是喘咳,恶寒,无汗,肩凝,多嚏,或头痛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治宜温肺散寒,首方小青龙汤,继服加味定喘白果汤。小青龙汤(麻黄10 g,芍药15g,炙草7 5g,肉桂5g,干姜5g,细辛2 5g,半夏7 5g,五味子5g)。加味定喘白果汤(炒白果15g,麻黄10g,炙冬花15g,半夏10g,炙桑皮15g,苏子15g,杏仁15g,黄芩10g,甘草7 5g,川贝5g)。

      (2)寒包火证

      其症见畏风恶热,喘咳,痰粘稠色黄,脉弦滑数,苔黄舌边光红,口燥。治宜清金降火,首方加味五虎汤(麻黄10g,杏仁10g,石膏15g,甘草7 5g,茶叶5g,桑皮15g,马兜铃7 5g)。继服麻柴甘透汤(麻黄10g,柴胡10g,甘草10g,透骨草15g)。

      (3)肺实证

      喘咳,咽喉紧窒,咯痰不利,胸胁胀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沉数。治宜清肺理痰,首方加味清燥救肺汤(天冬15g,麦冬15g,甘草7 5g,知母10g,橘红10g,黄芩10g,桑皮15g,杏仁15g,枳壳1 5g,桔梗10g,茅根20g,蒌仁15g)。继服杏仁散(杏仁,川贝,紫菀,冬花,元参),成人每次服10g, 小儿酌减,姜蜜水送服。

      (4)瘀塞证

      胸脘痞闷,怯寒神疲,气短喘促,痰吐不利,舌白苔浊腻,脉迟涩。治宜开胸利膈,首方苏子降气汤(苏子15g,橘红10g,半夏10g,当归10g,前胡10g,桂枝10g,川朴10g,炙草7 5g)。继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杏仁5g,桂枝15g,芍药15g,炙草10g,生姜5g,厚朴15g,大枣10g),水煎服,服后须臾啜稀粥一碗,以助药力。

      治疗中遵循哮喘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作时以定喘止咳为主;喘平后以调理脾胃为主 ,投用滋补肺肾,化痰调气之品,以巩固疗效。

      临证上重寒证较多,寒包火证次之,尤以1~10岁儿童最多。半数儿童若护理不慎,最易感受寒邪,发生哮喘。

      所用之杏仁散、麻柴甘透汤二方乃自拟经验方,杏仁散对肺实型喘咳效果好,麻柴甘透汤对寒包火证咳喘效果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