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跟痛症辨治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5-18 17:00:00
  • 核心提示:  临床主要表现  1.症状 ①多在中年以上发病,起病缓慢,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②足跟部疼痛,晨起站立或行走过久时疼痛加重,疼痛可向小腿或足底放射,得热减轻,遇寒加重。③足跟后侧、足底可有不同程度肿胀,或可见皮肤增

      临床主要表现

      1.症状  ①多在中年以上发病,起病缓慢,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②足跟部疼痛,晨起站立或行走过久时疼痛加重,疼痛可向小腿或足底放射,得热减轻,遇寒加重。③足跟后侧、足底可有不同程度肿胀,或可见皮肤增厚。

      2.检查  ①在跟腱、足腱膜跟骨附着区可有明显压痛点,肿胀明显时可触及捻发音;有跟骨骨刺者,可触及痛性硬结;足腱膜炎者,足底可触及痛性筋索。②有跟骨骨刺者,X线检查跟骨侧位片可见足底跟骨有骨赘形成。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①    跟法:病人俯卧位,足底向上,以    法施于足跟底部,重点在足跟的压痛点和周围,约10分钟,然后辅以掌擦法使足跟温热即可。②按揉法:以拇指从足跟部沿跖筋膜按摩数遍,再配合弹拨跖筋膜,重点在其跟骨附着点周围及然谷穴,最后顺着跖筋膜方向用掌擦法,以透热为度。③叩击法:患者俯卧屈膝位,足心向上,医生摸准骨刺部位压痛点,一手推住踝部固定,一手以掌根叩击痛点,由轻至重逐渐加力,连续十数次,再以手掌在足跟部施用擦法。

      2.汤剂  当归鸡血藤汤加减:当归10克,熟地10克,桂圆肉10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牛膝10克,炙甘草10克,伸筋草15克。

      3.中成药  ①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虚性足跟痛,早晚各1丸,连服2周。②蠲痹益肾丸,每次1袋,每日3次。③肾骨胶囊,每次0.5克,每日3次。

      4.贴敷疗法  可局部热敷。

      5.便验方  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各等量,水煎浸足,2~3日1剂,每日浸足15分钟左右。

      日常养护

      1.跟痛症病程较长,推拿治疗本病疗效较慢,但远期疗效较之局部封闭等其他疗法要巩固得多。

      2.急性期宜休息,以减少承重所致疼痛,症状缓解后亦应减少站立和步行。

      3.宜穿软底鞋或在患足鞋内放置海绵垫。

      4.患者治愈之后应加强预防与调摄,避免疾病的再度复发。

      5.年老因肾虚导致足跟痛的患者可辨证服用补肾之品巩固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