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辨治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世桢 时间:2007-06-09 08:29:07
  • 核心提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并可累及肾、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风湿科周全博士说,干燥综合征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或绝经期以后,发病率约0.3%~0.4%,在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并可累及肾、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风湿科周全博士说,干燥综合征好发于30~40岁的女性或绝经期以后,发病率约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0.77%。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如果有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信号,应及时去风湿免疫科诊治。1.口鼻干,吞咽馒头之类的食物困难,舌面干燥、溃疡或光滑如镜面。
      2.眼干泪少,异物感,眼睑反复化脓性感染,甚至视力下降。
      3.多个不易控制的龋齿,牙齿变黑,小片脱落。
    腮腺、颌下腺反复肿大、疼痛。
      4.全身乏力、低热、肌肉关节痛、肌无力。
      5.阴道、皮肤干燥、瘙痒,紫癜样皮疹,结节性红斑。  
      周全博士说,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输布主要与脾胃、肺等有关,因此治疗上必须抓住这几个主要环节。
      一 、养阴润肺,开肺布津
      津液之所以能输布于全身,主要依靠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气宣发,能使津液向上,向外输布于肌表;肺气肃降,能使津液向下,向内输布于内脏。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津液才能正常输布于全身,发挥其濡润功能。若素体肺阴不足或燥邪内侵,损伤肺阴,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全身各部分失其濡润,则会出现一系列干燥症状。因此,治疗上必须兼顾两方面,一方面需用养阴润肺之品以补肺本身之阴液,常用天冬、麦冬、南北沙参、石斛等;另一方面,还需用一些宣肺之品以恢复肺的布津功能,常用桔梗、紫菀等。
      二、清胃泻火,益胃生津
      在津液的生成方面,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津液来源于水谷,水谷经胃的受纳腐熟后,传于小肠,经小肠的泌别清浊化为津液,经脾转输于肺而输布全身。若胃热过盛,消灼津液,津液生成不足,也可引起一系列干燥症状,临床上除口眼干燥外,还有面红烘热,口渴多饮,溲黄便干等。治疗上需清胃泻火,益胃生津之品,宜选用辛凉,甘寒之品,常用生石膏、知母、連翘、大黄、石斛、生地等。
      三、健脾化湿,益气升津
      脾在津液的生成和输布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水液入胃,必须通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化为津液,通过脾的升清功能将津液转输于肺而输布全身。若脾气虚,运化不及,水液不能化为津液,或脾的升清功能失常,不能输津于肺,均可致水湿内停,造成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输布失常而出现干燥症状。临床上除口眼干燥外,尚有纳差,腹胀,便溏,舌苔腻等,这时用健脾化湿、益气升津之品治疗常取得较好疗效,常用黄芪、太子参、山药、白术、生薏苡仁、升麻、麦冬、五味子等。
      四、滋阴补肾,清热润燥
      干燥综合征患病日久,出现口干甚,牙齿发黑,片状脱落,眼干无泪,舌光红无苔者,属日久及肾,形成燥结五脏,这时应肺、胃、肾同治。常用药为生熟地、首乌、天花粉、沙参、麦冬、紫菀、生石膏、知母等。
      五、祛瘀通络,疏通津道
      津液是以经络为通道输布于全身,同时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津液长期不足血脉空虚,津枯血燥,血液黏稠,血流缓慢,而致血液停滞,络脉瘀阻。由于干燥综合征为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因此临床上多有络脉瘀阻之象,如紫癜,舌暗或有瘀点、瘀斑等。这时单纯用上述疗法,由于津液输布通道不畅,常疗效不佳。因此治疗上常用一些祛瘀通络之品,以使经络流畅,津液输布通道畅通。常用桃仁、路路通、丝瓜络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