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辨证施治 > 正文
  • 扶正祛邪治疗代谢综合征大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田 波 时间:2007-03-14 08:17:22
  • 核心提示: 代谢综合征(MS)的定义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血压、血糖、甘油三脂升高和/或HDL-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一标准强调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以腰围进行判断:男>102cm、女>88cm,BMI>25kg/m2),合并一下四项指标中的任两项,即:甘油
        代谢综合征(MS)的定义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血压、血糖、甘油三脂升高和/或HDL-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一标准强调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以腰围进行判断:男>102cm、女>88cm,BMI>25kg/m2),合并一下四项指标中的任两项,即:甘油三脂水平升高(>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HDL-C水平降低(男性<0.9mmol/L,女性<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已接受血压治疗,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5.6mmol/L,或已接受血压治疗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可诊断为MS。
      因此,中心性肥胖是MS的核心,是诊断MS的基础。引起MS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是主要的环境因素。其中胰岛素抵抗(IR)是MS的重要中心环节,而中心性肥胖则通过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参与IR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对MS研究较为清楚的是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这条发展过程。患有MS人群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高于一般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也高于一般人群,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并存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一些学者甚至将MS形象地喻为“死亡四重奏”。
      对于MS,《内经》已经有了初步的综合性认识和概括。《灵枢·五变》中指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证,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消瘅”即指消渴病;“仆击、偏枯、痿证”是指张仲景创立“中风”病名之前,中风病的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同表现的不同名称,现在我们统一称作“中风”。《素问·奇病论》则强调:“此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具气上逆,转为消渴。”不仅说明了肥胖与饮食的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指出了肥胖可以导致许多疾病,而且对消渴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论述。肥胖的发生与先天禀赋、饮食习惯、津液代谢、机体衰老、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同时,肥胖是引起中风、胸痹、眩晕、消渴等疾患的重要诱因。
      一、病因病机
      1.遗传因素——父母肥胖,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显著上升;禀赋不足,先天肾气亏虚,后天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转输失常,则内生痰浊、膏脂停聚而为肥胖。
      2.饮食无节——进食过多或大量的高脂肪饮食、甜食,即肥甘厚味,致湿热内生,蕴酿成痰;进一步可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湿浊停留体内,痰热湿浊内聚。
      3.运动减少——久卧久坐伤气伤肉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二是随年龄增大而活动减少,加之肾气渐衰,火不生土,致脾失健运,或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致水液留滞内聚;三是久病正虚,复加活动减少,气血阴阳虚衰,气虚运血无力,阳虚而阴寒内生而易致痰浊,阴血虚少,血行涩滞,变生痰浊。
      4.社会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家庭、社会环境压力等,使精神长期或过度紧张,易致七情内伤。五脏皆藏神,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序,影响水谷水液运化,使代谢紊乱。
      二、合并症
      肥胖以气虚为本,以痰浊、膏脂兼水湿、血瘀、气滞等为标,久则致脏腑功能失调:①阴寒凝滞、痰浊瘀阻、瘀血内阻使心之脉络不畅;心气不足、心肾阴虚、心肾阳衰使心之脉络失养,导致心之脉络受损,从而发生胸痹;②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肾亏虚,使肝阳上亢,上扰清空;痰浊中阻,阻遏清阳;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脑失所养,从而发生眩晕。③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夹痰浊、水湿、血瘀直冲犯脑,导致脉络痹阻、血溢脉外而中经络或影响神明出入之道而中脏腑,从而发生中风证。④五脏气虚夹痰浊、膏脂、水湿、血瘀、气滞等日久则易化五脏燥热,导致五脏阴虚,从而发为消渴证。
      所以说,气虚和痰浊、膏脂及其随之产生的水湿、血瘀、气滞,是MS的基本病理因素。即肥胖→机体代谢紊乱、失常→气虚、痰浊、膏脂、水湿、血瘀、气滞→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消渴、胸痹、眩晕、中风等证的发病过程。
      三、中医治疗MS有优势
      MS是一个机体多种代谢发生异常的集合,表现为以肥胖为中心的多个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脂、糖代谢异常性疾病等)共同存在的复合体。即MS是一个综合性疾病,其合并症、并发症较多,也很危险,MS到了晚期,患者往往表现为全身机能的衰竭,因此,MS适合于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思路来治疗。
      对于肥胖的辨证是治疗MS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因胖致病、还是因病致胖,都应注意到形盛未必是实证,痰气交阻多导致邪火内盛、正气亏虚的复杂证候。痰浊、膏脂及其水湿、血瘀、气滞是MS的基本病理因素,而气虚则是MS的根本所在。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MS的根本大法,即扶正以培其本,用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法;祛邪以治其标,用豁痰、疏痰、通腑、利水、化瘀、行气等方法。
      笔者在治疗MS时,多采用“两法四位一体”综合治疗方法,即终身治疗法——运动、饮食治疗法,终身持之以恒进行;间断治疗法——针灸、药物治疗法,根据病情适时治疗。具体是:①运动——主要是行走,即晨起和晚饭后各一次,每次40~50分钟,快慢以个人不感到心慌、气短为宜;②饮食——禁食所有油炸、动物内脏及肥甘厚味之品,低盐低脂并适当控制饮食,以每次食后不要有饱胀感为宜,每天晨起空腹饮一杯(200~300ml)白开水。③针灸——主要运用耳针以针对肥胖及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④药物——针对MS的病理机制进行辨证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