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颜华,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儿童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儿童孤独症等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而且本病的康复治疗效果远远不能和其他肢体伤残康复相比.所以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防止脑瘫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根本、保证。
笔者在此特别提醒,导致脑瘫儿的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提醒一:多胎妊娠风险高。近年来在对不孕症的治疗中,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使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而多胎妊娠与脑瘫关系也日渐引起医学界的注意。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在多胎儿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儿。专家认为原因可能包括: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盘功能相对不足;胎儿间的输血综合征会使胎儿贫血、低体重、心衰等;多胎妊娠还易合并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
提醒二:警惕妊娠期外伤。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脑瘫发病有密切关系。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提醒三:孕妇患心肺疾病。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提醒四:滥用药物。母亲滥用药物可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吸毒母亲的胎儿宫内生长迟滞、注意力缺陷等。
提醒五:辐射。孕妇暴露于放射线等辐射环境下可导致脑瘫、小脑畸形和智力障碍。
按照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观点,对小儿脑瘫的预防工作,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出生前预防。积极开展早期产前诊断,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增进孕妇健康,防止发生先天性疾病。发现胎儿异常,必须做人工流产,不能让异常胎儿出生。为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孕妇应该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病毒等。特别是在怀孕的10~18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时期,此时更应注意防止感染。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麻醉药、镇静药,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化学试剂)和放射线的照射(如拍片)、电子辐射(如手机、电脑、游戏机等),不要过多地做B超检查,最好不看电视,不用电脑与手机。为防止先天异常胎儿的出生,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在怀孕早期(7—9周)进行产前诊断:早期发现胎儿异常,以便尽早做人工流产。有如下列情况的孕妇,应该尽早做产前诊断和咨询:35岁以上的孕妇或男方已超过55岁;曾经生育过一个智力低下或畸形的孩子;曾经有过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产及新生儿死亡史;近亲结婚;男女双方亲属中有某种遗传病,或夫妇一方就是遗传病患者。
2.出生过程中的预防。造成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娩过程中引起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因此要预防早产、难产。做好难产胎儿的各种处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伤害,这是预防脑瘫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部门的医务人员都要抱着对产妇、家庭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每个环节。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
3.后遗症的预防。新生儿期的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病理性黄疸等均可引起脑瘫,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上述疾病是预防脑瘫的根本。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要及时住院治疗,彻底治疗原发疾病,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后遗症甚至不留下后遗症。另外在上述疾病的早期、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在治疗其主要疾病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这是预防脑瘫和减轻病情的有效方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