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初高中生的“性”新闻扎堆出现,初高中生的性观念是否真的过于“豪放”?家庭和学校究竟在学生的性教育中该扮演什么角色?记者进行了一组调查,并邀请专家给家、校两方提出建议。
一段录音:示爱遭遇“性勒索”
近日,一段90后男女生的对话录音引发热议。对话中,一名女孩向男孩示爱,不料男孩提出“要拍拖,先上床”。近4分钟的对话后,女孩默然接受了男孩的约会。
一个避孕套:初中生遭通报批评
近日,一位就读于荔湾区某初中的学生小丁(化名),被全年级通报批评,原因是他出于对避孕套的好奇和不解,从避孕套自动售卖机上买回一个带回学校,并和同学们对避孕套进行实物观察。
95%受访者所在班级有同学发生过性关系
记者对济南市56名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他们的性观念和所受性教育情况。
80%的被调查学生表示,班里谈恋爱的人超过1/3;95%的被调查学生所在的班级有发生性关系的同学。其中,85%的学生说班里发生性关系的同学有2-4对,某职专高三的明强甚至表示“班里已没有几个处女了”。
“发生性关系很正常,现在初中都有这种现象。”高三的振峰说;初二的小敏也表示:“发生性关系都是你情我愿的,而且这与人品没什么关系,说不定会让感情更好呢。”
当然,也有学生对此持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初高中时代就发生性行为,是一种“很过分”、“太不慎重”、“不成熟”、“不在乎前程”的做法。高一的丽丽说:“现在就发生性关系太草率了,女生受的负面影响更大。”
几乎所有被调查学生所在的学校都没有上过正规的性教育课,有的学校课表上有心理课,但只上过寥寥几次,也从不涉及“性”话题。80%的学生表示家长对性方面的问题讳莫如深。高三的小蕊说,有一次跟妈妈看电视时,妈妈很含蓄地讲起人为什么会怀孕,“我都没好意思给妈妈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关键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是怎么看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24位家长。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性观念、性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孙女士表示,“现在社会的诱惑太大,到处充斥着与性有关的信息,上中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好奇而去模仿,同学之间还会盲目攀比”。
孩子上初中的张女士也表示,现在家长工作太忙,孩子只好自己去找伴。“但他们又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可能就会受伤害,这种伤害是身心俱伤的。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造成以后婚姻的不稳定。”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性是神圣和美好的,但不要让他们觉得太神秘,钟女士说,“我女儿也问过我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有什么不同。我就拿了解剖图给她讲解,之后她就不觉得神秘了。我们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梅女士也表示,这个年龄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沟通,他们在网络等媒体上也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家长切入这个话题时应该针对孩子的性格而有所不同。
整个社会的视觉和文化冲击
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心理治疗师邵咏梅表示,整个社会的视觉和文化冲击,熏陶孩子被动地、过早地接触“性”。曾经有位家长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了避孕套,一问才知道是厂家在大街上发放的。
而且,现在孩子的心理年龄普遍呈现幼稚化。他们虽然有的也已经满18岁,但对“性”的衡量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尺度,他们表面上看非常开放,但这种开放是缺乏责任的,“是一种本能需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很出格的做法”。
家长的工作压力大,只给孩子很多物质上的东西而忽略了感情上的关心,孩子们只好用找男女朋友的方式来寻找感情慰藉,找个性伴侣,同时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另外,初高中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如果他们的朋友中有发生性行为的,他们可能也会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