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艾草,那是什么药材?”6月6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举办的“过端午、做香囊、识本草”公益活动中,香囊制作台前人头攒动。
“这边的是苍术和川芎,那个是菖蒲。”该院药剂科药师一边为群众展示制作香囊的中药材,一边讲解中药的药性、鉴别和作用。80多岁的刘奶奶把药师介绍的每一味药用手机拍下,标好名称,“药师讲得真好,我要把今天学到的回家教给我小孙女。”刘奶奶说。
另一边,该院急诊科医生正与前来围观体验的群众及患者一起动手制作香囊,并讲解佩戴香囊的历史由来及不同中药所制香囊的用途。
“真香,这个香囊中药味真浓。”7岁的倚梅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刚做好的香囊,“刚才医生阿姨告诉我,带着这个可以预防感冒,还可以驱赶蚊虫。”
“夏季蚊虫较多,是一些传染病、皮肤病的高发期。”广安门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赵昕说,传统香囊常用配方是苍术、川芎、白芷、菖蒲等中药。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用布袋装好做成的香囊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能。
赵昕介绍,儿童可将香囊佩戴于胸前,成人则可系于腰间,也可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车内、衣帽柜等地,让散发的药香辟秽驱邪、防病治病。
“这次来医院真是赶巧啦,还能参加这个活动,过个有中药香的端午节。”32岁的王女士表示,她今天认识了中药,学到了中医常识,还能亲手制作香囊,感觉很有意义。
当天,该院医生同群众共制作香囊200多个,发放“中医夏季养生保健与食疗”的宣传材料300余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