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疾病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疾病图谱 > 内科 > 正文
  • 败血症肺部出血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9-04-15 08:41:00
  • 核心提示:【别名】 中医: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毒邪内攻、脓毒流注【概述】 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严重全身性感染,一般在人体免疫力减退时发生。临床上主要表现

    20160119163921.jpg

     

    【别名】

    中医:疔疮走黄、疽毒内陷、毒邪内攻、脓毒流注

    【概述】

    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严重全身性感染,一般在人体免疫力减退时发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感染性休克、迁徙性病灶等。    

    【病因】

    常见致病菌:

    1.革兰阳性菌: ①葡萄球菌。②链球菌。③肺炎球菌。 ④其他: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梭状产气荚膜杆菌等也可引起败血症。

    2.革兰阴性菌: ①大肠杆菌。②绿脓杆菌。③克雷白菌属。④肠杆菌属。⑤其他:一些常属于肠道内的通常不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如产碱杆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属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亦可引起败血症。

    3.厌氧菌: 包括革兰阴性脆弱类杆菌、革兰阳性消化球菌和链球菌等。

    4.真菌: 最常见者为白色念珠菌、毛霉菌及曲菌等。      

    【发病机制】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皮肤、粘膜发生破损和发炎,细菌易从破损、炎症处进入淋巴或血循环而引起败血症。尿路和胆道出现感染时,如同时有机械性梗阻,则可因内容物和排泄物积滞、压力增高、管壁紧张等而使细菌容易进入淋巴径路和血液循环。新生儿易发生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产程中或出生后,这是由于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胃酸少、肠道通透性高、单核吞噬细胞作用弱、抗体(IgM、血清型和分泌型IgA)及补体浓度低等因素所致。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挤压皮肤疮疖,尤其是在血供丰富的面部时,细菌可大量进入血循环。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广大创面为细菌入侵敞开门户,皮肤坏死、血浆渗出、焦痂形成又为细菌繁殖创造良好环境,故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临床表现】

    起病多急骤。原发感染灶的特点为病灶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毒素入血也可引起不同程度毒血症表现。毒血症症状常有寒战和高热,热型不规则,以弛张热多见,伴头痛、呕吐、腹胀、呃逆等。 毒血症可见肝脾肿大,皮疹,呼吸和心率增快等。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和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肝炎。心肌炎。少数病例可伴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S0F)。迁徙性病灶随病原菌而不同,多见于化脓性球菌及厌氧菌败血症。常见者有皮下及深部肌肉脓肿、肺炎,渗出性胸膜炎、肺脓肿、脓胸、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脑脓肿、骨髓炎等

    (一)常见的几种败血症:

    1.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占败血症总数的70%以上。

    2.厌氧菌败血症:引起厌氧菌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为脆弱类杆菌。

    临床特征为:

    ①黄疸发生率为10%-40%;

    ②局部或迁徙性病灶中有气体形成,以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最为显著;

    ③局部病灶中的分泌物有特殊腐臭气味;

    ④易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而有胸腹腔、心、脑、肺。骨、关节等处的迁徙性损害和脓肿,以脆弱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败血症多见;

    ⑤可引起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主要见于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并可伴发肾衰。

    3.真菌败血症:大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相当一部分病例在尸检时始确诊为本病。真菌败血症一般发生在严重基础疾病的后期,病情进展较缓慢。体内各组织脏器均可累及,出现多发性小脓肿,并可导致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二)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复数菌败血症: 是指从同一患者血液或骨髓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到2种或2种以上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败血症。临床表现与单一菌败血症相似但较严重,如出现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病情加重恶化,有关体征较原来明显,以及血象等实验室检查改变时,则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应及时行血培养,最好同时抽动静脉血做需氧菌与厌氧菌及真菌培养。

    2.儿童败血症: 儿童败血症因其解剖、生理、免疫等特点与成人败血症有所不同。即使同为儿童时期的败血症,也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发病率以新生儿为最高。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变化快,可在几小时内突发衰竭及休克。

    ①较大儿童除寒战、高热、谵妄、面色青灰、循环不良外,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早而重,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脾肿大较突出。一旦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亦相继出现。

    ②新生儿败血症无明显特征性,如出现拒奶、反应差、哭声弱、体重不增、黄疸加深、发热或体温不升即提示该病;若面色青灰、四肢冰冷或突然出现的全身衰竭已示休克。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健全,25%-30%的患儿可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血培养阳性加以下一项即可确诊,一项指两个以上脏器感染;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或体温不升、黄疸、出血、腹胀、外周循环不良、频发呼吸暂停、酸中毒等)二项或两项以上加一个脏器感染。如血培养阴性,除上述一项外,短期抗生素治疗无效,亦应考虑败血症。

    3.老年败血症: 常发生于肺心病、胆石症、前列腺肥大、糖尿病、血液病、肿瘤及心肝肾等慢性病的基础上。起病急,进展快,常缺乏典型症状,可发生休克和MSOF,预后差,病死率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金葡菌多见,常继发于肺部和褥疮感染。

    4.医院感染败血症: 耐药性绿脓杆菌及金葡菌是其顽固的病原,常易发生复数菌感染。临床症状较一般败血症为重,可出现高热、休克。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表现,病死率极高。

    5.烧伤败血症: 常于烧伤后36小时组织液由外渗开始回吸收时细菌随之入血所致。耐药性绿脓杆菌及金葡菌是其顽固的病原,常易发生复数菌感染。临床症状较一般败血症为重,可出现高热、休克。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表现,病死率极高。

    6.细菌L型败血症: 近年临床分离到的L型多数有致病作用,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和关节炎等。临床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的不规则发热,在使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而再上升,白细胞不高或轻度增加,中性粒细胞胞浆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