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概述】肺结核病变的一种,为肺内圆形或椭圆形干酪样坏死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周围包绕纤维组织,一般与支气管不通。【病因】(一)结核渗出性病变经过抗结核治疗形成了局限性包裹性干酪性结核,成为干酪性结核球。(二)许多

【概述】
肺结核病变的一种,为肺内圆形或椭圆形干酪样坏死组织和结核肉芽组织,周围包绕纤维组织,一般与支气管不通。
【病因】
(一)结核渗出性病变经过抗结核治疗形成了局限性包裹性干酪性结核,成为干酪性结核球。
(二)许多小的结核结节灶相互融合,并发生干酪性坏死,或者单个纤维干酪性病灶扩大,形成肉芽肿性结核球。
(三)若结核形成空洞的支气管发生堵塞,空洞内充满干酪性坏死物质并逐渐浓缩,形成阻塞性空洞性结核球。
(四)慢性肺结核后遗症是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内充满坏死的干酪性物质,形成支气管扩张性结核球。
结核球的基本结构是肺结核空洞形成,空洞内存有干酪性坏死物质,以后干酪样物质逐渐浓缩,空气吸收,外周被增厚的纤维结缔组织包围,形成纤维干酪性病灶,称作结核球或结核瘤。
【辅助检查】
(一)可能有结核病史,可以相对长期存在保持稳定,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肺内球形阴影。
(二)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球内的干酪性物质排出,可造成肺结核经支气管内播散,发生干酪性肺炎,临床出现高热等结核中毒症状。干酪性物质排出后也可形成干酪性空洞,侵蚀血管可发生咯血。
(三)结核球好发于双肺上叶的尖后段,其次是下叶的背段。直径多在1~3cm,超过3cm的多已发生破溃形成结核空洞。
(四)X线表现多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少数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滑清楚,中等密度,偶见钙化、空洞。
(五)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是球形病灶的边缘有刺状突或舌状突,即在球形影的边缘有突向周围的三角形阴影,其病理学基础是结核球包膜与肺组织之间存在有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把两者连接起来,或是结核灶正在向周围组织侵犯,并伴有结核球包膜外小叶性肺不张。
(六)周围常可见到散在的增殖性和纤维性卫星灶。卫星灶和引流支气管是诊断结核球的有力证据。阻塞性空洞性结核球可见自结核球至肺门的引流支气管。结核球液化形成空洞多靠近引流的支气管,即近端偏心空洞。
(七)CT像显示肺内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的阴影,少数边缘模糊,部分患者病变呈分叶状,有毛刺,胸膜凹陷,类似肺肿瘤,多数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钙化,或中心密度减低,提示液化坏死。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
【治疗】
(一)小的结核球经长期药物治疗可逐渐吸收和纤维化、钙化直至愈合。
(二)大于2cm的结核球由于药物很难渗入纤维包膜,坏死组织内血管稀少,抗结核治疗效果很难保证。
(三)如并发咯血、痰菌转阳,说明病灶已经活动或破溃,应施行肺切除术。
(四)肺内球形病灶,不能区分是结核球还是周边型肺癌。
(五)手术要点:同肺错构瘤。术后处理同肺部手术。严密监测基本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畅通,观察胸腔引流情况并按时拔管,注意补液、抗感染及止疼处理。
(六)术后应当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半年至一年,以防结核病在余肺和全身播散。
【注意事项】
(一)询问病史,了解结核病史,有无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临床症状。
(二)查体:注意患侧呼吸音有无减弱或湿啰音。
(三)辅助检查:血沉快,PPD阳性,结核抗体,胸部X线平片、CT。
(四)充分术前准备后手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