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疾病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疾病图谱 > 内科 > 正文
  • 造血疾病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7-06-02 09:02:38
  • 核心提示: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膜有先天缺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诊断依据是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

    正常红细胞的形态是呈盘状且中间凹陷的,当红细胞的形态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膜有先天缺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诊断依据是血液中球形红细胞增多。
      
          
    正常红细胞的形态是呈盘状且中间凹陷的,当红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时可引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就是因为红细胞呈球形,而且这种病又是遗传性的,故此得名。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男女都可发病,每代都会有发病者,也就是所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正常红细胞的膜上有许多蛋白,它们相互盘绕,像钢筋弹簧一样维持着红细胞的盘状形态,这样红细胞表面面积较大、变形能力也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血液流经脾脏时,红细胞才能通过变形的方式穿越比它直径小得多的脾微循环结构。如果红细胞膜蛋白结构或功能有了缺陷,使红细胞变成了球形,由于表面积减少,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随之增加,穿越脾脏毛细血管时就变得很困难,容易被脾脏破坏。红细胞破坏增多,便导致溶血性贫血。从红细胞中裂解出的大量血红蛋白分解生成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可引起皮肤、巩膜黄染,这种临床表现叫做黄疸。脾脏也由于红细胞在此破坏、刺激增生而越来越大,然后继发肝脏肿大。由此可见,贫血、黄疸、肝大、脾大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四大症状。

      本病的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多在幼儿和儿童期发病。如果在新生儿或1岁以内的婴儿期发病,一般病情较重。

      在这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中,窦状隙被RBC塞满了。球形红细胞的渗透性脆性增加了,因为RBC每单位体积内减少了表面积。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贫血,脾肿大和黄疸。细小病毒感染可导致发育不全危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