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疾病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疾病图谱 > 妇产科 > 正文
  • 崩漏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9-04-21 07:57:00
  • 核心提示: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

    20160125150849.jpg

         崩漏(metrorrhagia and 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崩漏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西医学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本病病变涉及到冲、任二脉及肝、脾、肾三脏,证候有虚有实。
     

     

      --------------------------------------------------------------------------------
     

     

      【辨证】
     

     

      1.实证
     

     

      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
     

     

      兼见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
     

     

      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者,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者,为血瘀。
     

     

      2.虚证
     

     

      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兼见血色淡,质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者,为脾虚;出血量多, 日久不止,色淡红,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畏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者,为肾阳虚;下血量少,色红,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肾阴虚。
     

     

      --------------------------------------------------------------------------------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2. 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皮内针法 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穴位注射法 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崩漏的辨证论治
     

     

      应分别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与止血后以复原、澄源为主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肾虚型【证见】 经乱无期,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或量多如崩,或崩与漏交替出现。经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多,心烦多梦,面部黯斑,眼眶黯;或先天发育不良。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