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图谱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中药图谱 > 菌类 > 正文
  • 竹黄

  • 来源:本站 作者: 时间:2009-04-09 11:06:00
  • 核心提示: 【药 材 名】竹黄
      【拉丁名】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科目来源】菌类植物药肉座菌科
      【药用部位】真菌竹黄的子座。
      【性味归经】辛,平入肺、肝经。
      【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

    186449084777320320.jpg

     

    【药 材 名】竹黄
     

     

      【拉丁名】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
     

     

      【科目来源】菌类植物药肉座菌科
     

     

      【药用部位】真菌竹黄的子座。
     

     

      【性味归经】辛,平入肺、肝经。
     

     

      【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主治】镇咳化痰,理气止痛,镇惊。治中风,小儿惊风,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
     

     

      【用药忌宜】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功效分类】化痰止咳平喘药
     

     

      又名竹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茧、赤团子、竹赤团子、竹赤斑菌、竹参、竹三七、血三七等属于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肉座菌科、竹黄属真菌。
     

     

      多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中,它的主要寄主为箭竹属(Fargesia FI′anch)和短穗竹属旧rachystachyum)植物,短穗竹(B.densiflorum)及其变种毛环短穗竹(var.。illosum)是其最重要的寄主,其寄生率最高,产量最大。
     

     

      子座小,长1-4.5cm ,宽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国外仅见分布于日本的记载。
     

     

      化学分析表明,竹黄中含有多种单体化合物。王景祥等人从福建仙游县出产的竹黄中,经醇提、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技术,分离鉴定了4种晶体,分别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e A,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e B,HB)。
     

     

      我国民间作为药用,治疗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等。
     

     

      释名: 竹膏。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发。
     

     

      竹黄的药用介绍:释名:竹膏。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