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图说中医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库 > 图说中医 > 中医图说 > 正文
  • 中医诊法(六十八)——八纲辨证(11)

  • 来源:《家庭中医药》 作者:力军 建辉 时间:2008-02-22 09:17:57
  • 核心提示: 1 、虚实辨证的“虚证”是指正气不足(包括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不足)表现的证候.“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表现的证候

    1

    虚实辨证的虚证是指正气不足(包括阴阳、气血、津液、精神的不足)表现的证候.实证是指邪气过盛表现的证候。虚实辨证概括了正邪斗争的形势.可以据此判断病势的进退及预后.为治疗指出方向。

      《素问·玉机真藏论》有五虚、五实之说.即脉细、皮寒、气少、泻利前后、饮食不进为五虚: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为五实。

    2

      凡外邪致病多属实证。常见于疾病的初期、中期.病程较短:内伤致病多属虚证.常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病.病程较长。但内伤病脏腑功能失调后.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流缓慢形成瘀血.津液不化而为水湿.以及食积、虫积等.也属于实邪。能引起实证。

    3

     

    4张景岳在《传忠录》中论及五脏虚实.可供参考:心实者多火而多笑:肝实者两胁少腹多有疼痛.且复多怒:脾实者为胀满气闭.或为身重;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痛、或胀.或热见于二便。

    心虚者阳虚而多悲;肝虚者目无所见.或阴缩筋挛而善恐:脾虚者为四肢不用.或饮食不化.腹多痞满而善忧:肺虚者少气息微而皮毛燥涩;肾虚者或为二阴不通.或为二便失禁.或多遗泄.或腰背不可俯仰而骨酸痿厥。

    5

    虚证、实证可以单见.也可并见.还可相互转化.也有真假虚实的夏杂性.所以在辨虚实时.应当全面考虑.不能脱离阴阳、表里、寒热诸纲。

    6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